很多朋友對于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n+1什么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標準為: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法律依據】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第五條(一)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來計算的。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每滿一年,則支付一個月工資。勞動者工作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則按一年計算,支付一個月工資;勞動者不滿六個月的,則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如果勞動者月工資過高,高于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則支付月平均工資三倍,并且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勞動合同在以下情形下解除或終止時,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包括:(1)用人單位有違法情形,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__________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非過錯性解除勞動合同的;
(4)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
而進行經濟性裁員的;
(5)勞動合同期滿時,用人單位單方終止勞動合同;
(6)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用人單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終止的;
(7))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勞動合同終止的;
(8)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勞動合同終止的。
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怎么計算呢?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是按照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你在這個單位的工齡來計算的。公民有一年就給你發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那么超過12年以上的,還是最多只給你發12個月的工資,那么不滿一年的,超過六個月的算一年。不滿六個月的算半年。那也就是說,不滿半年的給你發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那么這一個月的工資是以什么時候的工資為標準呢,是根據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那個月開始往上推12個月,這12個月的平均工資來計算,作為經濟補償金的標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好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n+1什么意思、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