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虎耳草的功效與作用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草莓虎耳草的功效與作用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虎耳草,性味苦、辛,寒,歸肺、胃、肝經。具有淸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用于治療肺熱咳嗽、肺癰吐膿、耳內熱毒、聹耳流膿、癰腫丹毒、痔瘡腫毒、風疹、濕疹、皮膚瘙癢等病證。一般用量為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取汁滴耳,或涂敷患處。具體用藥請結合臨床,以醫生面診指導為準。
虎耳草又名石荷葉、金線吊芙蓉、老虎耳。全草入藥,微苦、性寒,有小毒。
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中耳炎:鮮虎耳草葉搗汁滴入耳內。(《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蕁麻疹:虎耳草、青黛。煎服。(《四川中藥志》)
3、風丹熱毒,風火牙痛:鮮虎耳草一兩,水煎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4、風疹瘙癢,濕疹:鮮虎耳草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5、濕疹,皮膚瘙癢:鮮虎耳草一斤,切碎,加95%酒精拌濕,再加30%酒精1000毫升浸泡一周,去渣,外敷患處。(《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虎耳草分布及有效化學成分:
虎耳草生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叢、草甸和蔭濕巖隙,廣泛分布在我國的河北(小五臺山)、陜西、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部等地區。
虎耳草葉中含巖白菜素,槲皮甙,槲皮素,沒食子酸,原兒茶酸,琥珀酸和甲基延胡索酸;莖中含有兒茶酚。此外從虎耳草中還分得熊果酚甙,綠原酸,槲皮素-5-O-葡萄糖甙,去甲巖白菜素等化學成分。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虎耳草
虎耳草的功效:
一、功效:祛風,清熱,涼血解毒。主治風疹;濕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癰,崩漏,痔疾。
二、虎耳草,又名金絲荷葉、耳朵紅、老虎草等,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可入藥。主要生長在南方的四川、云南、兩廣等地。
三、石荷葉(《綱目》),金線吊芙蓉、老虎耳(《生草藥性備要》),系系葉(《簡易草藥》),天荷葉、金絲荷葉(《現代實用中藥》),絲棉吊梅(《中國藥植志》),耳聾草、豬耳草、獅子草(《福建民間草藥》),金錢荷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金線蓮(《江西民間草藥》。
擴展資料:
1、虎耳草多年生常綠草本,高達40厘米,全體有毛。匍匐枝赤紫色,絲狀,著地可生幼苗。葉數片,叢生在莖基部;圓形或腎形,肉質而厚,寬4~9厘米,先端***,邊緣淺裂狀或波狀齒,每淺裂疏生鋸齒3~4個,基部心臟形或截形,上面綠色,下面帶紫紅色,有小圓點;葉柄長,基部膨大。
2、花莖由葉腋抽出,比葉高2倍以上,赤色;總狀花序長12~20厘米,苞片卵狀橢圓形,先端尖銳,小花柄密被紅紫色腺毛;萼5片,卵形,先端漸尖;花瓣5片,白色,不整齊,下面2片較大,上面3片較小;雄蕊10,不等長;蜂蕊
3、子房球形,上位,花2歧,柱頭細小。蒴果卵圓形,頂端2深裂,呈嘴狀。種子卵形,具瘤狀突起。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虎耳草
虎耳草實際上是一種野草,可以在角落、山坡和田間里看到,但是它不是很引人注目,所以很多人對它知之甚少。據說觀察植物取決于名字和猜測樣本。虎耳草它也是這樣的。它的形狀看起來有點像老虎的耳朵,因此得名。虎耳草具有藥用功能,全草可入藥。它有苦味,屬于輕微有毒的植物,所以如果你想吃的話,你必須問醫生。它的主要功能,卻是是祛風清熱。
他有強心作用,在離體蛙心中加入1毫升虎耳草壓榨的鮮汁濾液或1:1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脫鈣后,提取物對心臟仍有興奮作用,但比脫鈣前弱。本品的強心作用能緩慢改變氯化鈣,并持續很長時間。利尿作用麻醉犬和清醒兔靜脈注射虎耳草乙醇提取物1毫升/公斤,顯示明顯的利尿作用。提取物中的糖苷被破壞后,仍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虎耳草鮮汁對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無體外抑菌作用。
治療化膿性中耳炎:取虎耳草鮮葉若干片,搗碎,用紗布過濾,加入適量冰片,放入眼藥水瓶中備用。使用時,用3%過氧化氫沖洗外耳道,清除膿性分泌物,然后將虎耳草溶液涂于耳,每次1~2滴,一天3次。治療化膿性中耳炎31例。急性25例平均3天治愈,慢性6例平均7天有效。臨床驗證表明,新鮮虎耳草,對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有一定療效。但是要注意,使用時必須注意一定不要污染藥液,使用時外耳道應清潔。通過做這兩件事,一般的副作用將大大減少。但是,如果說使用后中耳炎沒有好轉,請一定及時去醫院進行規范化診斷和治療,以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