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東山羊,海南省萬寧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它全身毛色烏黑發亮,所以又叫黑山羊,個別的也有褐色,蹄為褐黑色。在當地,養殖東山羊,有著不錯的市場效益。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但是傳統的放養方式,對生態環境破壞很大,發病率高,產仔率低,農民很難真正從中獲益。所以數年前。海南人就開始嘗試把東山羊從放養變為圈養,而圈養東山羊,學會三招很重要
第一招防羊跳圈
東山羊的個頭兒不到半米,可1米高的院墻,它們輕而易舉地就能跳過去。而且在一個圈里,往往有十幾頭羊,如果有只羊突然跳進來,生性好斗的它們肯定會群起而攻之。所以圈養好東山羊,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加高羊圈的圍墻。
種公羊的個子大,比一般的育成羊要高20多厘米,跳得高,院墻也得砌高點,要砌到1.5米以上。同樣,育成羊羊圈的院墻也得加高。雖然育成羊長到三四十斤就賣了,身高不到四十厘米,但羊圈的院墻也得修到1.2米以上。
第二招防羊群里欺生欺弱
圈養東山羊,不僅要加高院墻,還要防止羊跳圈打架,造成不必要的傷亡,留意每個羊圈里是否有“受氣包羊”的存在。生性懦弱的羊,在圈里屬于走到哪兒被打到哪兒。為確保羊圈里“受氣包羊”的羊身安全,就要求工作人員能及時發現它,并作出調圈。
這些受氣包羊,一般身體都比較差,給它們及時調圈之后,就得檢查一下身體,有病的話要及時治。病治好了,接下來還得給這些受氣包羊開小灶補充營養,讓它們快快地把身體養好養壯實些。
第三招防羊營養不良
放養的東山羊,出了圈便沒了約束,自由活動,草、樹葉,想吃啥就吃啥,站著,趴著,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可來到了養殖場的圈舍里,活動受限,不適應、鬧情緒,可能就不好好吃料了。
圈養東山羊,要想順利度過“吃”這一關,首先得跟它交流,讓羊放松,解除它的警惕心理。等感情培養起來了,也就不怕它們不吃飯了。
除了對個別羊的喂養照料,做好圈養還需要對整體環境、飼養人員等因素加強注意:
1、環境消毒
每月定期消毒一次,不同種類的消毒液要輪換使用。在羊場、羊舍入口設消毒池并定期更換消毒液。
2、人員消毒
人員進入生產區,更換工作服、工作鞋、并經紫外線照射消毒方可進場。
3、羊舍消毒
每月一次帶羊對羊舍噴霧消毒。從場外進羊前一周或每批羊只出欄后,要徹底清掃羊舍,采用噴霧、熏蒸等方式進行消毒。
東山羊肉質鮮紅,致密有彈性。經傳統***烹飪后,肉嫩湯白,肥而不膩。現在市面上,好的東山羊肉可以賣到120一斤。現在的萬寧,已經通過東山羊開始了“合作社+貧困戶”脫貧幫扶模式,改善了貧困戶的生活,創造了更好的經濟效益。
內容來源:科技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