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的盛夏,手機市場身處寒冬。
7月27日,CounterpointMarketPulse(手機銷量月度報告)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14.2%,而上一次銷量低于本季度的數值出現在近十年前的2012年第四季度。
一線的手機廠商們深有感觸,榮耀終端CEO趙明在近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采訪時談道:“我們也看到很多的合作伙伴、友商,在這個過程當中面臨巨大的壓力,榮耀也同樣是驚心動魄,在今年年初、去年年底,很多領域處于缺貨和追貨的階段,突然春節之后發現整個市場的需求斷崖式下滑,反應時間可能只有一兩個月,正常的應對都已經很難反轉過來,因為大家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對于今年的市場很多都是看漲,這個時候有很多供應鏈的庫存。”
榮耀在年初內部戰略時就已經看到今年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到今天即使我們做了非常理性的判斷,有著比較客觀的認知,實際的情況比我們當初預測的困難和壓力還要大,只不過我們作為有準備的公司,目前為止有驚無險。”趙明說道。
盡管眼下情勢并不樂觀,但并不意味著沒有機會點。7月28日,IDC中國研究副總裁王吉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對于手機廠商而言,怎么過冬、如何生存是很重要的問題,IDC預計明年手機市場會恢復增長。”
“困難是暫時的”
從排名看,國內市場依然是頭部廠商輪流奪冠,市場份額平分秋色。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國內市場上,vivo以19.8%的份額排名第一,其次是榮耀(18.3%)和OPPO(17.9%),蘋果以15.5%的份額位居第四。其中,榮耀的銷量同比翻了一番,是唯一實現了同比增長的主流手機品牌。
可以看到,第一梯隊的廠商們將市場份額咬得頗緊,多方競爭之勢也更加兇猛,而榮耀成為今年逆勢增長的代表。在多年的經驗中,榮耀去年就對今年大勢進行了預判,趙明表示:“榮耀管理團隊在去年年底也意識到今年可能出現的風險,所以我們控制了內心的沖動,做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判斷,既保持市場的增長,同時也看到今年市場的不確定性。”
Counterpoint研究分析師MengmengZhang分析道:“榮耀通過擴大其線下影響力,延續了其強勢的回歸之路。盡管主要大城市受到封鎖的影響,但榮耀在封鎖較少的二三線城市覆蓋的渠道,助其度過了2022年第二季度的動蕩。值得一提的是,榮耀本季度從包括華為在內的其他主流中國品牌搶占了份額。被稱為‘線下渠道之王’的OPPO和vivo,也是時候該認真對待榮耀了。”
在存量市場競爭愈發膠著的同時,行業整體的挑戰依然存在,并且將延續到2022年下半年。Counterpoint資深分析師IvanLam表示:“在618電商大促期間,隨著主要城市逐步解封,智能手機銷量也有所回升。然而,此促銷期間的銷售額仍同比下降約10%。鑒于2022年第二季度的手機銷量較低,我們預計智能手機銷量將在下一季度反彈。由于低迷的消費者情緒和智能手機缺乏亮眼創新的綜合原因,我們預計智能手機的需求將持續低迷,下半年的情況很難比去年好。”
硬件生態的新競賽
市場曲線起起落落,產業鏈在蟄伏中探尋機遇,手機廠商們也在積極拓展新方向。在布局折疊屏這一高成長的高端細分市場外,全場景的產品生態成為重要方向。從廠商近期的發布會來看,榮耀、華為等頭部廠商都對手機之外的硬件更新更加頻繁。
華為也在鴻蒙新版本的發布會上同步推出了一系列平板、筆記本、耳機、智慧屏、打印機等產品,強化“超級終端”的互聯互通,并通過HarmonyOS3來迭代底層創新。
榮耀在近日發布會上推出榮耀MagicBook14銳龍版、榮耀平板8、榮耀X40i、榮耀智慧屏X3、榮耀親選EarbudsX3等多款設備,強調其全場景智能終端矩陣。基于MagicOS底層架構形成跨應用、跨設備的解決方案,基于場景匹配不同的中心設備,進行多終端無縫協同。
趙明向記者表示:“現在全場景的占比在我們體系當中還不是很高,但是未來全場景的占比應該達40%左右。”對于火熱的汽車場景,趙明則表示,榮耀沒有造車的計劃,但是會和汽車品牌進行解決方案的融合,此前榮耀已經和理想汽車進行協作,包括在車機、手機和對車的管理控制上,未來榮耀會更加***。
目前,圍繞著手機這一核心單品,廠商們已經將生態鏈延伸至車機、辦公、家庭、娛樂等各個領域,這也是手機廠商們一直以來的物聯網夢想,隨著智能化能力的增強,如何將終端的產品矩陣形成更有競爭力的生態,是一場新的競賽。
GFK發布的《周期、賦能、躍升——中國科技類消費電子產業正在進入新一輪加速裂變》報告就指出,通過總結過去20-30年的中國電子行業發展,消費電子行業基本呈現10年為一周期的技術迭代。新一輪的周期開啟,硬件行業會有5-7年的快速成長,然后隨著技術創新放緩,進入3-5年的平臺期。中國消費電子行業在2017年達到了兩萬億人民幣的規模,通信大品類貢獻了其中40%左右的銷售額,之后通信品類中智能手機逐漸達到平臺期,此后四年,中國消費電子行業保持了平穩發展。
GFK進一步指出,隨著5G與AI等新技術的發展,多種數字化應用場景的軟硬件服務加速落地,2021年,中國技術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的零售額規模迎來較大增長,規模突破2.2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速達到9%。2022年,AIoT時代已經正式開啟。
海外市場挑戰中前行
在國內銷售不佳的情況下,海外市場也成為手機廠商們的關注焦點,盡管印度等區域受到壓制,出海尋找新空間仍是大勢。
當前,頭部廠商也在各自進行布局。王吉平向記者介紹道:“目前榮耀主要份額在中國,在未來還有很大的潛力走向海外;華為有77%左右的市場份額在中國,23%在海外,集中分布在中東和拉美地區;OPPO和vivo主要聚焦在國內和亞太地區;小米的全球分布更為平均,在歐洲和亞太的份額較高。”
對于榮耀而言,2022年也是海外市場元年,談及印度市場時,趙明表示:“我們在印度有合作伙伴,已經開始啟動相關的業務,因為榮耀在幾年前就在印度有團隊,并經營了很長的時間,后續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團隊撤出了,但是我們對于印度市場的理解還是非常清楚的,對于印度市場未來的運作模式的落地以及整個風險管理會作出綜合的判斷,印度市場今年給我們做出了正的貢獻,未來我們會采取非常穩妥的方式在印度市場發展,畢竟印度人口非常多市場也非常大。”
除了產品生態和市場之外,手機廠商們也在通過研發和創新來增強實力,處于蓄力當中。趙明就談道:“今年的情況下,我們的研發投入增長60%-70%,與此同時我們也很清醒整體要提高運作的效率,控制我們可能面對的風險。行業的天花板我認為是暫時的,未來產業會有爆發的時機。從現在來看,這個產業各個廠家和品牌在不斷的準備。”
(作者:倪雨晴編輯:張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