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蛙泳蹬腳慢動作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蛙泳手腳配合慢動作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蛙泳蹬腿動作:膝蓋內扣,小腿外翻,兩膝外分寬度不應超過肩寬(否則會增大阻力)。然后直接向自己的后方蹬去,腿蹬直了,兩條腿自然并攏,蹬夾一氣呵成。
蹬腿時翹臀的原因:收腿時,大腿與上半身角度太小,也就是收腿時,膝蓋往腹部收太多,且在收腿時做提臀動作了,收的時候是用腿的力量,而不要用腰和臀的力量,否則自然感覺***露出水面。
蹬腿時翹臀的改正:大腿與軀干之間約成130-140°角,大腿于小腿之間約成40-45°角。如果不能把握這個角度,那么需要注意收腿后,蹬腿時以大腿、小腿和腳掌內側向后蹬水,腰保持適度的緊張,但是不是僵硬。也就是收腿時,手往后伸直,刻意去摸腳后跟。
擴展資料:
蛙泳過程
1、進入水中,雙臂伸直,在身后提起一只腳,讓腳跟靠近臀部。屈起腳,在腳踝處形成直角,并將腳趾向外傾斜。
2、腳彎曲時,水對腳底產生的阻力。腳沿著弧形線路移動,先向外然后向內,直到腿伸直。為了在弧形撥水時讓腳壓水,腳的姿勢必須不斷改變。從腳踝處旋轉腳,以保持腳底對水的阻力感。
3、從腳靠近臀部的起點,通過弧形撥水,直到腿伸直。腳回到起點時,調整自己的姿勢,使其感覺到很少或根本沒有阻力。腳在水中平滑且更慢地滑動。一旦到達起始位置,再次彎曲腳,并讓腳趾向外側傾斜,準備下一次用力階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蛙泳
一、蛙泳的蹬腿動作:
實際上是腿伸直的過程(屈髖、伸膝),由腰腹和大腿同時發力,以小腿和腳內側同時蹬夾水,先是向外、向后、向下,然后是向內、向上方蹬水,就像畫半個圓圈。向外蹬水和向內夾水是連續完成的,也就是連蹬帶夾。蹬夾水完成時雙腿并攏伸直,雙腳內轉,腳尖相對。蹬水的速度不要過猛,要由慢到快地加速蹬水,兩條腿將近伸直并攏的時候蹬水速度最快。
二、除蹬腿外,蛙泳的其他腿部動作:
1、收腿:屈膝收腿,腳跟向臀部靠攏,小腿要躲在大腿后面慢收腿,這樣可以減少阻力。收腿結束時,兩膝與肩同寬,小腿與水面垂直,腳牚在水面附近。
2、翻腳:兩腳距離大于兩膝距離,兩腳外翻,腳尖朝外,腳牚朝天,小腿和腳內側對準水,像英文字母“W”。
3、停:雙腿并攏伸直后在一個短暫的滑行(1-2秒)。
蛙泳正確姿勢慢動作
蛙泳正確姿勢慢動作。現在很多人都會去學習游泳,學游泳的好處多多,而蛙泳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游泳方式,想要學會蛙泳并不困難。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蛙泳正確姿勢慢動作的相關內容。
蛙泳正確姿勢慢動作1
開始姿勢
兩個手臂自然前伸,手掌張開,掌心向下,與水平面平行,身體處于自然伸直狀態
手臂外劃
手肘伸直,掌心由向下慢慢轉為向外,手掌傾斜大約45°角,邊轉手掌邊將全臂向外斜下方推開,這時是沒有向前的推進作用的,不需要太用力,以免浪費體力。
提示:手臂外劃要放松,不需用力
高肘抓水
當手掌和手臂感覺到有壓力時,開始抓水,這是抓水推進力最為關鍵的一步,過早抓水,會導致內劃距離縮短,影響速度。
提示:抓水速度根據個人水平高低而定,水平高者,抓水速度快,否則則慢
內劃收手
當手臂張開大概45°角時候,手腕開始彎曲,掌心由外向內,手臂帶動手肘加速向內劃水,將水推向身體內側,這時由于水的推力,上半身可以處于一個較高的位置;該動作完成時,手肘將收置于腋下,雙臂貼緊身體,以減少水阻力;掌心也同時由外向上(朝向胸部),置于頭部前下方位置。
提示:在整個內劃收手的過程中,手的速度要快、要圓滑、要用力,收手結束時,肘關節必須低于手
手臂前伸
掌心由向上轉為相對,再到合并,在手掌轉向的同時慢慢伸直手肘,用暗力往前伸,盡量伸到縮緊肩寬,減少阻力,創造更好的流水線,提高滑行速度,在最后動作結束前掌心慢慢轉為向下,為下一個向外劃水做好準備。
提示:在整個前伸的過程當中,手掌到手指要伸直,盡量減少水的阻力
腿部動作技巧圖解
收腿
屈膝收腿,收腿時力量要小,將腳跟向臀部靠攏,小腿盡量貼近大腿,收腿時最好處于大腿投影面之內,這樣可以盡可能地減少收腿阻力;收腿結束后最佳位置,是小腿差不多于水平面垂直,腳掌接近水平面,兩膝與肩部差不多同寬。
翻腳
這動作可以說是整個腿部動作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它可以直接影響到蹬腿的效果;勾起腳板,腳底朝上,腳尖向外,雙腳外翻,使腳和小腿內側對著蹬水方向,在后面看起來就像個英文字母“W”,這樣做可以充分發揮蹬水的力量,創造更好的前進推力。
蹬夾水
說白了就是一個由屈腿到伸直的過程,甚至腳板都要伸直;蹬水時候,由腰部和大腿發力,以小腿和腳底向外蹬水,直到雙腳甚至位置差不多與肩同寬的時候,伸直腳板,用力夾水,直到雙腳并攏伸直;整個過程中蹬水夾水是圓滑連續的,沒有那么明顯的分開步驟,盡量要控制好腳板的伸直時間,在蹬水中過早伸直,會嚴重影響推進速度,過慢又會加大水阻力,拖慢速度。
并攏滑行
雙腳并攏伸直后,自然滑行,一般是1到2秒的時間
整個腿部動作過程可以觀看以下的動態圖,更加有一個感官的認識,加深印象
換氣技巧圖解
準備姿勢
可以選擇池邊、高臺跳躍(建議***訓練者),或者站在池里,雙手伸直并攏,鼻子和嘴深深吸一口氣,雙腳一躍,鉆進水里滑行,將嘴里的空氣慢慢吐出,調整身體與水面平行
外劃抓水
雙手外劃抓水,嘴里依舊徐徐吐氣,雙腳必須伸直,切勿彎曲,這是初學者經常犯的錯誤,孰不知,在彎曲的同時,已經大大增加了水阻力,減少了流水型,拖慢了滑行速度
內劃收手
收手同時收腳,由于水的托力,人體上半身處于較高位置,抬起頭,張開嘴巴連同鼻子深深吸一口氣,再次潛進水里
提示:切忌過早收腿,拖慢滑行速度,收手即時收腿
雙臂前伸
繼續慢慢呼氣,當雙臂前伸差不多一半時,雙腳往蹬水方向踢水
提示:切忌伸手過慢,錯過蹬水最佳時間,影響前進速度
繼續滑行
雙臂盡量前伸,縮緊肩寬,腳板甚至,盡量形成很好的流水型,減少阻力,徐徐吐氣,自然滑行1至2秒
整個換氣過程可以觀看以下,會有一個更加感官上的認識
蛙泳口訣
手臂動作要領口訣:
蛙泳手臂對稱劃,桃型劃水向側下;兩手屈腕來抓水,屈臂高肘向后劃;
劃到肩下快收手,兩肘用力向里夾;雙手平行向前伸,伸直放松往前進。
腿部動作要領口訣:
蛙泳蹬腿像青蛙,向后蹬夾向前滑;收腿腳跟臀邊靠,兩膝相距似肩寬;
邊收邊分慢收腿,翻腳腳尖向兩邊;用力向后蹬夾水,兩腳并攏漂一會。
手腳協調換氣口訣:
兩臂同時一劃水,抬頭吸氣緊相隨;收腿翻腳蹬夾水,吐氣水中用鼻嘴;
收手同時慢收腿,兩臂前伸再蹬腿;此種配合要牢記,協調配合要學會;
蛙泳正確姿勢慢動作2
蛙泳的動作要領
1、泳員在滑翔姿勢,身體接近水平。頭部約80%沉于水中,臉微微向前,雙臂伸展,掌心向著斜外側。
2、捉水動作在水下約7~9寸處開始,雙手作側面的劃動,在這時開始呼氣動作。
3、雙臂沒有明顯的屈曲,繼續的劃向外側,呼氣繼續增加。
4、當泳員頭部開始微微向上,肘關節開始屈曲,上臂開始旋轉。
5、當雙臂到達最大的寬度,肘屈約110度,這時高肘姿勢是明顯的。
6、頭部繼續上抬,當嘴部露出水面,最后呼氣完成。雙手開始向內,以完成最后的推進動作。
7、當雙臂準備向后,吸氣開始,肘部不要拉到肋骨下,膝關節開始屈曲,回腿動作開始。
8、嘴部閉上,吸氣完成,雙足被帶向臀部,肘關節繼續伸展,雙臂繼續向前移動。
9、回腿動作繼續進行。
10、頸部屈曲,頭部繼續向下傾斜。雙足背屈,雙腿開始向后,推水動作,雙臂回手動作。
11、雙足推向后并開始并攏。泳員這時閉氣,直至另一劃臂動作開始。
12、雙臂完全伸展,雙手稍低于肩膊水平,雙腿蹬水接近完成。當泳員完成蹬水,并集中使身體成為一直線。他將保持這滑翔姿勢短暫的時間,然后當他感覺速度減慢,另一劃臂循環開始。
蛙泳正確姿勢慢動作3
蛙泳腿部動作
蛙泳較自由泳來說在動作上的要求會稍微的高一點,它的腿部動作直接決定了蛙泳是否能夠準確的.完成,腿部動作方面有很大的學問。
不論收腿時雙膝的間距應該窄還是寬,先說一下收腿的一個原則:收腿應該在盡量減少迎面阻力的原則下,將腿收至最有利于打水的位置,翻掌后做到小腿內側和腳掌內側對水,這樣才能使對水的面積最大,從而發揮最大的打水(打腿)效率。
為了達到這樣的技術狀態,在收腿過程中雙膝間距不能大,在收腿結束進行翻掌時雙膝間距必須小于雙踝間距。雙膝大開是難以形成小腿內側和腳掌內側對水的有利狀態的。當前先進的腿部動作是窄打腿技術,其特點是兩膝間距窄,收腿路線短,迎面阻力小;打腿中沒有明顯的蹬和夾階段,而是直接向下向后做鞭狀打水動作,這樣也有利于加快動作頻率。
收腿動作產生阻力,因此收腿應以較快的速度完成,但比打腿(打水)的速度稍慢。那種收腿須緩慢的說法是錯的。深一步講,收腿快慢完全受制于手、腿配合的時間關系,即手臂劃水到什么位置腿開始收。一般情況,在收手結束雙手接觸時才開始收腿,在余下短短的伸手時間區間內做完收腿和打腿全部動作??梢娛胀嚷坏?。
學習蛙泳需要游泳愛好者在平時的時候多練一練,游的次數多了之后自然就會明白其中的竅門了。對于初學者來說在學習游泳的時候一定要有教練在身邊,一旦發生意外的話就可以及時被搶救回來,不至于造成悲劇。
1、收腿
蛙泳的收腿動作是為了把腿收至最有利于蹬水的位置,它不但不產生推進力,而且還造成阻力,所以收腿時,要考慮盡量地減少阻力。
收腿時兩腿自然放松,隨著劃手和吸氣動作兩腿略下沉,兩腿一邊向前收一邊逐漸分開膝和踝,同時屈膝屈髖,腳稍向內旋,腳跟向臀部靠攏。收腿時小腿和腳要跟在大腿和臀部的后面,藏在大腿投影截面內,收腿力量要小,速度較慢,以減少阻力。
2、外翻
外翻是蛙泳收腿與蹬水之間的連接動作,通過向外翻腳可以增大對水面為蹬水創造有利條件。
腳外翻動作既是收腿的繼續,也蹬腿動作的開始,嚴格來講腳外翻是隨最初的蹬腿動作完成。當腿收至腳跟接近臀部時,膝關節和踝關節隨著向后蹬腿的動作而向外轉動,勾腳尖,此時腳位于臀部的外側,形成腳和小腿的內側對水面。
3、蹬夾水
蹬腿是產生推進力的主要階段,蹬是由蹬和夾兩個動作構成,蹬腿應先伸展髖關節,然后是膝關節,最后是踝關節,在向后蹬的同時向內夾水。蹬夾過程中兩腿保持勾腳動作,只在腿將蹬直并攏時,兩腳踝關節才由原來的背屈轉為跖屈,同時兩腿自然地從水下向上擺到接近水面的位置,使腿與軀干保持直線。蹬腿結束,兩腿應并攏伸直,踝關節伸直。蹬腿動作方向是先向外向后蹬然后轉入向內向后蹬,最后階段是向內、向后和向下的蹬夾腿,由此形成蛙泳的蹬夾水是呈弧線形的鞭狀蹬腿動作。由于蹬夾水能產生較大的推進力,應用較大的力量和較快的速度完成。
4、滑行
蹬夾結束后,由于蹬腿的慣性作用,兩腿有一個短暫的滑行階段。這時兩腿應盡量伸直并攏,腿部肌肉和踝關節自然放松,借助蹬腿慣性向前滑行。
收腿階段雙膝的間距。
不論收腿時雙膝的間距應該窄還是寬,先說一下收腿的一個原則:收腿應該在盡量減少迎面阻力的原則下,將腿收至最有利于打水的位置,翻掌后做到小腿內側和腳掌內側對水,這樣才能使對水的面積最大,從而發揮最大的打水(打腿)效率。
為了達到這樣的技術狀態,在收腿過程中雙膝間距不能大,在收腿結束進行翻掌時雙膝間距必須小于雙踝間距。
注意事項
收腿動作產生阻力,因此收腿應以較快的速度完成,但比打腿(打水)的速度稍慢。那種收腿須緩慢的說法是錯的。深一步講,收腿快慢完全受制于手、腿配合的時間關系,即手臂劃水到什么位置腿開始收。一般情況,在收手結束雙手接觸時才開始收腿,在余下短短的伸手時間區間內做完收腿和打腿全部動作??梢娛胀嚷坏?。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