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發明于1831年;電氣化鐵路出現于1879年,世界第一條高速鐵路建成于1964年;激光發明于1916年;噴氣式飛機首飛于1939年;1942年費米建成了人類第一個核反應堆;電子科技的關鍵部件晶體管發明于1947年;集成電路技術發明于1958年;光纖發明于1960年......,當今人類的關鍵技術幾乎都是60年前發明的!最近50年來,人類的科技進步主要局限在輕工業領域,能稱得上劃時代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寥寥可數。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取得了對全球經濟的絕對控制權。資本主義最大特點是逐利性,輕工業以消費品為主,市場大、投入少、周期短、利潤高、風險小,非常對資本的胃口,而重工業投入大、周期長、風險大,自然不被資本所喜。資本主義的強勢,讓重工業技術革命陷入低谷!
重工業是面對世界和宇宙的科技,是人類的主線技術,輕工業是面對個人和社會的科技,是支線科技。過去50年人類對重工業和世界基礎研究的輕視,才導致人類主線科技幾乎停滯不前,面對世界和宇宙的能力毫無寸進!
資本主義對重工業的忽視,或許正是中國科技崛起的機會,也是中國沖破西方科技封鎖,建立中國科技王朝的機會。中國改革***40年,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資本和技術,有能力進行大規模面向世界、基礎和宇宙的科學探索。
閑話不多說了,進入正題。當前中國重工業實力如何?哪些城市承擔著中國大國重工的重任?
一、航空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工業皇冠”,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大型設備,包含機械學、動力學、電磁學、材料學、數控機床、軟件技術、精密儀器等幾十個學科,稱得上是人類目前工業技術之集大成者。全球能夠獨立設計制造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寥寥可數,只有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等五國。
中國航空發動機整機企業共有八家,分別是:沈陽黎明、貴州黎陽(貴陽)、南方工業(株洲)、成都發動機、航發商用發動機(上海)、東安動力(哈爾濱)、南京輕型航空發動機。這些企業都屬于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兩大集團。
從城市來看,航空發動機產業實力最強的是西安和沈陽,其次是成都和上海。
二、集成電路設備
用來制造芯片的精密設備,比較核心的設備有光刻機、蝕刻機、離子注入機、單晶爐、晶圓切割機、晶片減薄機、氣相外延爐、低壓化學氣相淀積系統等數十種。目前集成電路設備實力最強的國家是荷蘭、美國和日本。中國只在蝕刻機等少數設備上達到世界領先,整體技術水平依然是世界二流,但從產業鏈完整度來看僅次于美國。
從城市看,上海的集成電路設備產業最強,擁有中微公司、上海微電子等中國頂級半導體設備公司,其次是北京和無錫,再其次則是杭州、蘇州、天津、長春等城市。
三、汽輪機
汽輪機是以蒸汽為動力源的超大型動力設備,人類幾乎所有超大型設備,如船舶、火力發電機都以汽輪機為動力來源。汽輪機實力最強的是美國通用、德國西門子,以及日本的日立和東芝,法國的CMR等,中國汽輪機目前在世界處于1.5線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俄羅斯軍艦已經開始使用中國燃汽輪機。
中國汽輪機實力最強的四大企業分別是上海電氣、成都的東方電氣、西安的航發動力和哈爾濱汽輪機廠。
四、柴油發動機
柴油發動機的動力比普通的汽油發動機要強勁得多,所以多用來作為重型汽車和大型設備的動力。目前中國的柴油發動機技術世界一流,與西方國家相比也不遜色。
中國柴油發動機實力最強的是濰柴動力,其次是玉柴(玉林)、常柴(常州)、上柴(上海)、錫柴(無錫)、云內動力(昆明)等。
五、造船
船舶是人類能制造的最大的可驅動設備,如果人類能進入宇宙,那造船業是與宇宙飛船制造最接近的產業。目前世界造船業雙雄并立,中國占據全球近50%的市場份額,韓國占35%。中國市場規模更大,韓國技術更強。
中國造船業主要集中在三地,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從城市看,上海造船實力最強,其次是廣州、大連,再次是南通、無錫、鎮江等。
六、商用飛機
商用飛機是中國短板,目前主要有中國商飛的ARJ系列和西飛的新舟系列,但從產業鏈看,中國早已經是世界飛機制造業的重要一環。商用飛機美國和法國(歐盟)最強,其次是俄羅斯、加拿大和巴西,中國位居第六。
從城市看,商用飛機產業鏈最強的城市是上海和西安,其次是成都、沈陽、天津、南昌等。
七、軌道列車
軌道交通產業是人類最大的產業之一,也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產業,尤其是高速列車和城市軌道列車。目前中國、日本、德國、法國、西班牙是世界軌道列車最強的國家,不過中國有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第一的趨勢。
從城市看,青島和株洲軌道列車產業實力最強、技術最先進,其次是長春、南京、大連、唐山等。
八、宇宙航天
宇航技術承載人類未來,近年全球宇宙探索迅速升溫,資本大鱷紛紛入局,馬斯克的spacex捷足先登,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布蘭森的維珍銀河迅速跟進。未來,宇宙航天有可能成為人類最龐大的產業之一,也是地球列強競爭的最前沿!
從城市來看,西安是中國宇航產業的核心城市,聚集了最多的企業和人才,其次是上海、北京、天津、廣州等。
九、大型發電機
大型發電機,從制造難度和科技含量看,略遜于航空發動機,堪稱“工業王冠”。目前德國西門子、美國通用、美國艾默生、瑞士ABB、日本東芝都是世界頂級大型電氣公司,中國的上海電氣和東方電氣幾乎不遜色他們。
從城市看,上海和成都最強,哈爾濱次之。
十、軍工
軍工產業是機密產業,具體資料也不好查,就籠統地做一個評價吧。
上海、成都、西安、沈陽、武漢五座城市軍工產業最強,其次是哈爾濱、重慶。
十一、工程機械
長沙擁有***、***、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等頂級工程機械企業,實力最強;徐州其次,徐工集團世界第三;常州、沈陽、柳州、濰坊、臨沂、鄭州、西安、濟寧等地實力也不錯。
十二、新能源裝備
近年來全球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光伏太陽能和風電產業迎來爆發式發展。中國是世界新能源超級強國,這種趨勢對中國極為有利。
光伏和風電設備企業數量眾多,分布極為廣泛,其中無錫、西安、天津、蘇州四座城市是相對比較集中的。
十三、材料
材料是萬物之基,是非常普遍但又至關重要的產業,航空發動機、半導體、汽車、造船、無人機等很多產業都需要新材料的突破。材料的發展方向是更高的硬度、韌性、耐高溫、耐低溫、耐濕、耐腐蝕、超輕等特性,需要大量的實驗和時間積累,很能反映一個國家的工業底蘊。中國工業起步比較晚,材料學的積累不夠,與日美德俄等工業強國有差距,但正在追上來。
從城市看,北京、上海、沈陽、西安、武漢、南京、成都、重慶、常州的實力比較強。
十四、電動機
電動機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從長遠看,未來人類進入太空,太陽能和電磁能是比較容易獲得的能源,所以電動機可能會成為太空動力。
目前我國電動機主要是中小型電動機,相關產業主要分布在二三線城市,如中山、紹興、臺州、麗水等。大型電機主要是上海、沈陽、西安一些企業在做。
主要城市重工業實力分級:
第一檔:上海、西安、成都、沈陽;
第二檔:天津、無錫、南京、哈爾濱、長沙、武漢、廣州、蘇州、杭州、南昌、常州、青島、重慶;
第三檔:濰坊、大連、株洲、南通、寧波、濟南、長春、洛陽、徐州;
第四檔:鄭州、柳州、福州、臨沂、昆明、貴陽、濟寧、佛山、煙臺、襄陽、葫蘆島、揚州、紹興、臺州、寶雞、包頭、綿陽、德陽、蘭州等。
歡迎關注城市王朝,城市、農村、經濟、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