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牌故事是什么?
2.品牌故事解決什么問題?
3.品牌故事如何寫?
1.
品牌故事是什么?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沒有品牌故事的企業會被消費者認為師出無名。
品牌故事便是“事出有因+因為有我”。
我們對于品牌故事的定義如下:
品牌故事是指品牌創立和發展過程中,體現品牌精神的傳奇性故事。
所以這里有兩個維度:
1.時間的維度:創立故事+過程故事
創立時的故事:
也就是這個品牌為何存在?一般用在品牌建設從0-1的方案中,說明這個品牌產生的原因。
過程中的故事:
在品牌發展過程中,也需要有一系列的故事去夯實品牌精神,讓體現品牌精神的故事不斷延續。
品牌故事不僅要說清品牌的來歷,同時更要表達出品牌的態度。
品牌故事擔當品牌和消費者之間“情感溝通”的角色,用故事的形式輸出品牌精神,使消費者被這種精神所感染,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品牌口碑,進而激發消費者潛在購買欲。
品牌發展的過程,如同一部電視連續劇:
創立時的故事,便是主角誕生的故事,這是品牌的原點。成長期的故事,是主角成長的故事,積累品牌資產。
2.內容的維度:品牌精神傳達+傳奇性情節設置
品牌精神傳達:所有的故事都在傳達一個理念,必須承載傳達品牌精神的作用。是做對的邏輯,也可以說是策略的邏輯。
傳奇性情節設置:想要讓理念深入人心甚至口口相傳,需要有不同尋常、吸引人的情節。是做好的邏輯,也可以說是創意的邏輯。
那么,品牌故事不是什么呢?
品牌故事不是品牌介紹:
品牌介紹,是樸實的平鋪直敘,品牌故事,是精彩的情節起伏。品牌故事不是解決認知的問題,而是產生好感的作用。
品牌故事不是應付性任務:
品牌故事不是一味地完成任務,然后將其封印在某個小角落。而應該從品牌戰略的維度,以品牌故事的形式展現品牌的內在魂。
2.
品牌故事解決什么問題?
品牌故事解決的是企業的信任和口碑的問題。
哲學三大命題:
你是誰?——品牌定位
你從哪里來?——品牌故事
你要往哪里去?——企業愿景
創立期的品牌故事,解決企業存在的合理性問題。過程中的品牌故事,解決品牌理念的夯實問題。
3.
品牌故事如何寫?
我們回顧下品牌故事的定義:品牌故事是指品牌創立和發展過程中,體現品牌精神的傳奇性故事。
這里主要講述創立過程中的品牌故事。
從寫作的角度,品牌故事就是新聞的邏輯,而新聞有六要素(5W+1H)。
”五個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時)、Where(何地)Why(何故)“一個H”:How(如何),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在構思品牌故事時,首先要清晰品牌精神,也就是這個品牌表達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在品牌精神沒有確立之前寫的品牌故事,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好的品牌故事還需要有傳播性,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便是故事傳奇性的重要性。
品牌有品牌屋,品牌故事同樣也有故事屋:
核心目的:品牌被消費者信任,形成口碑,從而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望,進而提升品牌價值。
這個可以遵循黃金圈法則,首先明白為什么做(Why),然后是如何做(How),最后是做什么(What)。屋頂便是Why,即品牌故事的目的。要出發,首先要明白為何出發。
然后便是要清晰品牌故事兩大要素:品牌精神的傳達+傳奇性故事的描述。
品牌精神的傳達是文章的核心主題,將品牌理念融入到品牌故事中,傳奇性故事是塑造故事的情節。
品牌精神決定品牌故事,品牌故事塑造品牌精神。
而傳奇性故事可以用一句話闡述:
通過具有沖突性的情節,表達一種人格主義,進而影響消費者的某種情緒。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品牌故事也需有素材才行,以下尋找素材的方向可作為參考:
品類故事:這個品類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的分化和融合是什么?各自帶來的意義是什么?
創始人經歷:作為創始人,創業的原因或者說驅動力是什么?
品牌理念:這個品牌持有何種理念入場?
品牌名/LOGO:品牌名和LOGO的選擇所代表的意義是什么?
目標人群痛點:基于消費者的某種痛點而進行開發產品。
而在具體寫法可以遵循文章的”起承轉合“邏輯:
1.起:起是開頭,是破題的手法,起的部分需要吸引消費者,品牌故事首先讓消費者有看下去的欲望。
2.承:承是承接,拋出問題,既能承上也能啟下,承上是故事進展、情緒升華,啟下是為品牌角色的出現做鋪墊。
3.轉:轉是轉折,這個部分就需要引出品牌了,品牌有什么特點,在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4.合:合是總結,最終品牌的出現解決了什么問題,對故事進行總結升華,以此正式亮相品牌,從而改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比如Zippo打火機:
起:拋出問題,火機雖實用,但看起來廉價。
1932年,正值美國大蕭條的中期。一個霧氣蒙蒙的夏夜,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布拉福的鄉村俱樂部里,喬治.布雷斯代與一個朋友在神侃,那朋友在用一個1美元的奧地利產的打火機點煙。那是一個難看的、拔下銅蓋子就可點火的玩藝。
“憑你的穿戴,難道你不能用象樣一點的打火機嗎?”布雷斯代問。
“你知道嗎?喬治,”他朋友說:“這玩藝管用!”
承:受到啟發,布雷斯代拿下了這種廉價打火機的分銷權,但生意卻不盡人意。
受到這個朋友使用的打火機的啟發,布雷斯代產生了經營打火機的念頭,于是他買下了這種廉價打火機在美國的分銷權。開始的時候,事業不是一帆風順的,這種打火機的銷售并不令人滿意。
轉:于是嘗試做出一種結構簡單、不受氣壓和低溫影響的打火機。
布雷斯代并未氣餒,他嘗試設計了一個結構簡單、不受氣壓和低溫影響的打火機,并受當時另一個偉大的發明——拉鏈(zipper)的啟發,以“它管用”為宗旨而給他的打火機起名為“Zippo”。
合:在獲得國家的專利權后,在前面的基礎上,做出了第一枚耐用、防風、簡潔美觀、實用的打火機。
經過4年漫長的等待,Zippo成功地獲得了美國***的專利權,喬治·布雷斯代依照它的原始結構重新設計了更加靈巧的長方形的外殼,蓋面與機身間以鉸鏈連接,并克服了一些設計上的困難,在火芯周圍加上了專為防風設計的帶孔的防風墻。這樣,第一枚耐用、防風、簡潔美觀、實用的打火機誕生了。
在過程中為了強化自身產品功能/質量,不斷傳出一系列故事:
被魚吞入肚中的打火機完好無損;
越南戰爭上為安東尼擋住子彈救其性命;
靠Zippo的火焰發出求救信號;
甚至用打火機可以煮熟一鍋粥……
褚橙X褚時健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
傳奇橙王褚時健
如果你不認識他,你的父輩一定聽過他
他就是褚時健。
這個昔日的”煙王“,是中國改革歷史上繞不開的人物,
也是中國最具有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75歲后,在經歷人生低谷后,他重新出發;
85歲時,他攜自己精心耕耘10載的”褚橙“,東山再起。
如今,他已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一代”橙王“;
他的”褚橙“,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勵志橙“。
傳奇人生,大起大落,無論何時,仍笑傲江湖的老炮精神。這是一種游離于世間沉浮的英雄主義。
錘子手機X羅永浩
錘子講了一個“智能手機時代的工匠”的故事,它的英文名“Smartisan”,正是由“***art”和“artisan”組合而成。打動眾買家的是手機背后的工匠精神。
老羅的那句話”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至今仍然打動著我。
這是一個講述了天生驕傲,不愿屈服的偏執主義,或者說是浪漫主義的故事。
關于logo為何是錘子的模樣,老羅在2013年3月錘子智能操作系統發布會給到的說法是:我們是智能機時代的工匠,所以就想用Smartisan這么一個名字,我們叫工匠呢,順便就把logo做成了錘子的模樣。
當然,關于錘子這個名字或者說logo有很多種說法,但不論是回絕別人能做個錘子?或者說用因為***,用錘子砸了西門子冰箱,甚至被說成是和蘋果1984那個廣告相關等等。這一切,其實都在訴說關于錘子的那種偏執的工匠精神。
交個朋友直播X羅永浩
這是一個講述了一個中年男人敢于承擔,而直播還債,一個屢敗屢戰,卻仍然心向光明的故事。
海爾張瑞敏砸冰箱
因客戶反映產品的質量問題,在清查過后,最終將76臺問題冰箱直接砸爛。自此之后,”張瑞敏砸冰箱“,成為海爾企業發展過程中品牌故事的里程碑,但凡提及砸冰箱事件,都讓人聯想到海爾品牌的企業責任感及產品的高質量。
這是一種務實主義,也是企業以產品為源點的初心。
LAMER和海洋的故事
起:起源于一場意外
品牌的誕生,始于麥克斯·賀伯博士在實驗室遭遇的意外,喚起他對修護容顏的探索之旅。
承:開始向海洋破解修護的秘密
白天,他仍是一名太空物理學家,而夜幕降臨,則化身逐夢者。懷著破解修護能量的愿望,他將目光投向摯愛的海洋。
轉:經過多年,數千次實驗,終于找到修護秘方
歷經12載,6000次試驗,博士終獲令其受益終生的頓悟,從深海巨藻和其他精純成分中發酵萃煉出海藍之謎品牌的靈魂成分、修護秘方——神奇性精粹MirackeBrothTM。
合:最終尋找到答案
最終煥變他的肌膚。
這是一個關于希冀、修護和一個人對生生不息海洋致以深深敬意的故事。因一場實驗室意外的事故沖突,從而塑造一個專研主義、永不氣餒的精神。
薇諾娜和敏感肌的故事
起:源于消費者一大痛點問題
貝泰妮集團掌門人郭振宇博士發現外界***、不恰當的護膚方式、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原因,導致皮膚敏感趨勢上升。
承:解決這種問題要么途徑繁復,要么價格過高
而想改善皮膚敏感問題,只能求助于皮膚科或購買昂貴的國外產品,但中國卻沒有一款針對性的護膚品。
轉:經過不斷探索,最終使得有效活性物運用到產品配方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和團隊開始了不懈探索。以”解決中國人常見的問題肌膚“為初心,集結國內外皮膚學、植物學、生物學領域的優秀人才,深入研究敏感皮膚發生原因和機理,依托云南豐富植物資源進行活性物篩選,進一步完善活性物成分提取及功效研究,最終運用到產品配方中。
合:最終,從護膚品的層面對敏感肌進行護理
誕生了中國敏感肌護膚品牌——薇諾娜。
這是一種***主義,也是一種問題解決主義。以創始人自身的學術背景(首位歸國創業的海歸美國終身教授)為核心主角而展開,同時也是基于品類的分化邏輯而展開的品牌故事。
總結:
品牌故事永遠都是為品牌而服務,是品牌建設的一大環節,脫離品牌的品牌故事都不是好故事。
作者:藏鋒策略人,數英網/廣告門/SocialMarketing認證作者,領英受邀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