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張無為
近日,聯合國的一份報告顯示,朝鮮違反國際制裁,在2020年期間一直維持和發展其核武器與彈道導彈項目,并與伊朗進行了合作。彭博社指出,這將使得美國新***面臨一次重大的地緣政治危機。目前,美國新任總統拜登上臺僅幾周時間,美伊欲重返核協議仍“長路漫漫”。另一方面,拜登也正計劃對朝鮮采取新的策略。
對此,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李開盛2月9日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該報告被公開將增加拜登***解決朝鮮及伊朗問題的緊迫感。
“在朝鮮問題上,這一報告或促使拜登***強化對朝制裁議題。”然而在伊朗問題上,李開盛認為,該報告或許增加了拜登***與伊朗的協商難度,“面對輿論壓力,(拜登***)更加為難了。”
報告給美對朝制裁提供彈藥
綜合路透社和彭博社2月9日報道,一個獨立專家小組在發給聯合國安理會朝鮮制裁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中表示,朝鮮“生產了核裂變材料,維持了核設施,更新了其彈道導彈的基礎設施”,并繼續尋求從國外獲得這些項目所需的材料和技術。
報告援引一個不具名的聯合國成員國的分析指出,朝鮮和伊朗已恢復在***導彈開發項目上的合作,包括關鍵部件的***,且最近一次運送活動是在2020年進行的。
自2006年以來,朝鮮一直受到聯合國的制裁。近年來,由15個成員國組成的安理會為了切斷對朝鮮核項目和彈道導彈項目的資助而加強了制裁。雖然近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和2019年舉行了三次會晤,但雙方均未在棄核與結束制裁等問題上取得進展。
在拜登上臺之前,美朝談判已陷入僵局,朝鮮更是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兩度舉行閱兵。
上述聯合國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朝鮮在閱兵式上展示了新的短程、中程、潛射和洲際彈道導彈系統。據一不具名的成員國評估,根據朝鮮導彈的大小,“核彈頭很有可能”被安裝在***、中程和短程彈道導彈上。
“然而,該不具名的成員國表示,目前還不確定朝鮮是否已經開發出可以承受重返大氣層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的彈道導彈。”報告稱。
路透社指出,雖然朝鮮在2020年沒有進行核試驗或彈道導彈試驗,但其曾宣布準備測試和生產新的彈道導彈彈頭,以及發展戰術核武器。
彭博社刊文稱,長期以來,朝鮮和伊朗一直保持著秘密互惠關系。撰寫報告的聯合國小組收到的信息顯示,朝鮮導彈專家為伊朗沙希德·哈吉·阿里·穆瓦希德研究中心(ShahidHajAliMovahedResearchCenter)的一枚太空運載火箭提供了“支持和協助”,與此同時,朝鮮還參與了對伊朗的某些貨物輸送。
目前尚不清楚所輸送貨物是什么或有關合作對朝鮮和伊朗的重要性。朝鮮駐紐約聯合國代表團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對這份報告發表看法的請求。伊朗方面在回應這些指控時則表示,聯合國小組的調查和分析可能使用了虛假信息和經捏造的數據。
據悉,這份報告是在拜登上任幾周后提交的。2月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拜登***計劃對朝鮮采取新的策略,包括與盟國全面評估“目前的施壓選項和未來任何外交手段的可能性”。
李開盛就此向澎湃新聞表示,強化對朝制裁符合拜登***的一貫立場,這篇報告為其提供了彈藥。
美伊重返核協議難上加難
由于拜登在競選時曾承諾重返伊核協議,自其正式入主白宮之后,這一議題也被屢次“提上日程”。
然而,雙方為此卻各不讓步。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2月4日報道,布林肯已指示組建一個就伊朗核協議未來展開談判的代表團,成員包括鷹派專家,而伊朗堅持拒絕對核協議條款進行任何修改。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月7日表示,倘若美國希望伊朗重返伊核協議,那么美國應該解除所有對伊制裁。拜登當日便回應稱,美國決不會先采取行動,并指出伊朗必須停止進行高于協議允許水平的濃縮鈾活動,然后美國才會取消制裁。
李開盛認為,美伊雙方目前處于“要價”階段,背后的外交協商應該正在進行中,“最后兩國妥協并回歸協議的可能性大,畢竟這符合雙方利益。”
然而,多家媒體披露的上述聯合國報告或使得雙方談判難度進一步增大。
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于2018年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美國***對伊朗施加了數輪制裁。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在執政后期對伊朗的制裁加碼是故意給繼任者拜登“埋雷”。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美國歐道明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助理教授吳萱萱認為,目前美伊重建信任最大挑戰主要是來自國內的壓力。民主與共和兩黨在伊核問題上似乎分歧較大,若拜登在伊核問題上釋放明顯善意,必然會遭到共和黨的強烈指責,這不利于拜登***推進其他國內議題。
李開盛向澎湃新聞表示,面對輿論壓力,盡管美國在公開表態上要給伊朗更多壓力,要其先走一步,但美國的表態不是簡單地表明其強硬,美國其實更為難,“而聯合國上述報告則是給共和黨提供了對伊朗與朝鮮強硬的理論依據,這將使得美伊重返談判‘難上加難’。”
責任編輯:胡甄卿
校對: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