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游蛇,又稱虎斑頸槽蛇,俗稱“野雞脖子”,有鱗目蛇亞目游蛇科頸槽蛇屬。是一種中型蛇類,體長約80厘米左右,體重200-400克。在白天活動,晚上回到洞穴,行動非常敏捷。分布于韓國、日本、俄羅斯和中國等地。生活在山地、丘陵、平原地區的河流、湖泊和稻田附近。
頸背有一明顯頸槽,沿頂鱗后脊兩側有12對頸腺。枕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斑塊。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有方形黑斑。腹面為淡黃綠色。頸部及其后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在受到驚嚇或發怒時,會將頸部和身體前部橫向扭動,此時其頸部的紅色斑紋會更加明顯,就像公雞的頭頸部一樣。
虎斑游蛇具有毒腺,而且在齒槽后方具有較大的牙齒,形態上非常接近后溝毒牙的毒蛇。其毒性較為強烈,是游蛇中比較著名的足以對人類造成危險的蛇。然而它們并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毒蛇,因為其毒腺與毒牙沒有導管聯通。其毒液不通過毒牙導管注入,而是通過其他物理方式進入被咬者的傷口。
性情溫順,不會主動咬人。為卵生蛇類,每年6-7月間產卵,每次10枚以上。以蛙類、蟾蜍和小魚為食,也吃昆蟲、鳥類和鼠類。可作為中藥,具有解毒止痛、祛風除濕之功效。主治骨結核、骨質增生和風濕等病癥。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三有名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