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環章魚,俗稱藍圈章魚,八腕目章魚科藍環章魚屬。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體型只有高爾夫球大小。有很強的毒素(主要是河豚毒素),毒性比眼鏡王蛇還強,在所有動物里毒性強度排名第三(前兩名是方水母、艾基特林海蛇)。其所攜帶的毒素能一次性殺死26名成年人,目前還沒有相關解毒劑。
生活在太平洋西岸,日本至澳洲沿海都有分布。體表為黃褐色,在憤怒時體色會變成亮黃色。因身上鮮艷的藍環而得名。如果遇到危險,身上和爪上的深色圓環會發出耀眼的藍光,向對方發出警告信號。個性怯懦,喜歡躲藏在珊瑚礁上。除非它們受到很大的威脅,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晚間外出活動和覓食,以小型蝦蟹、小型魚類和甲殼類為食。
藍環章魚的毒素含有河豚毒素、透明質酸酶、組織胺、色氨酸、牛磺酸、多巴胺、乙酰膽堿等多種化學物質。該毒素存在于藍環章魚的唾液腺中,不過這些毒素并不是由其自身分泌的,而是由存在于唾液腺中的病毒粒子引起的。病毒粒子在自然界中不能獨立存活,它們寄生在藍環章魚的唾液腺里,當章魚攻擊其它生物時,病毒粒子進入到生物體內,而發揮它的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