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無線通信
近場通信是一種新興的技術,使用了NFC技術的設備(比如手機)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況下進行數據交換,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連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通過在單一芯片上集成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動終端實現移動支付、電子票務、門禁、移動身份識別、防偽等應用。
近場通信又稱近距離無線通信,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據傳輸,交換數據。這個技術由免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演變而來,由飛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制開發,其基礎是RFID及互連技術。近場通信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在13.56MHz頻率運行于20厘米距離內。其傳輸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種。近場通信業務結合了近場通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實現了電子支付、身份認證、票務、數據交換、防偽、廣告等多種功能,是移動通信領域的一種新型業務。近場通信業務改變了用戶使用移動***的方式,使用戶的消費行為逐步走向電子化,建立了一種新型的用戶消費和業務模式。
近場通信(NFC)技術應用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廣泛關注,國內外的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等不同角色紛紛開展應用試點,一些國際性協會組織也積極進行標準化促進工作。據業內相關機構預測,基于近場通信技術的手機應用將會成為移動增值業務的下一個殺手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