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長鼓舞,住吊腳樓,喝油茶
吃荷葉米粉肉、“十八釀”
穿繡邊衣,“雞公鞋”
蓋“八寶被”,洗大桶藥浴
……
你知道這是哪個少數民族習俗嗎?
不著急我們這就開啟
廣西神秘的瑤族聚居地
瑤族古老民族之一
瑤族是我國第十二大少數民族,而廣西是瑤族主要聚居區,占全國瑤族總人口60%以上,位居全國首位。廣西瑤族人口接近200萬人,主要聚居在金秀、巴馬、恭城、都安、富川、大化等6個瑤族自治縣,其余散居在灌陽、龍勝、三江、防城港、全州、八步、南丹、凌云、西林等60多個縣(市、區),且廣西瑤族分支眾多。
△盤瑤
△紅瑤
△山子瑤
△白褲瑤
△茶山瑤
△背隴瑤
△藍靛瑤
△土瑤
近年來,廣西通過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節慶活動持續開展、文化旅游相得益彰等舉措,充分挖掘特色瑤族文化,積極打造以瑤族特色為宣傳載體的康養文旅產業,促進了廣西旅游業蓬勃發展。
瑤族人的養生名片
講到瑤族,免不了要提到瑤族藥浴。瑤族人民世居深山,與蟲蛇猛獸為鄰,濕熱瘴氣等邪氣為孽,百病叢生,因交通閉塞,只能就地取材,利用大山的資源進行防病治病及養生保健,并代代相傳,積累了眾多的瑤藥用藥經驗。藥浴是其中一種。
“瑤族藥浴”
同時,飲食習慣及健康的心態也成就了瑤族人民的健康和長壽。瑤鄉百姓一日三餐常飲用油茶,它用自產的茶葉、老姜、蔥白、花生做原料,用特制的油茶鍋及油茶錘進行捶打,放油爆炒后加水打制成香味迷人的油茶,配以點心、食物既當飲品又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油茶dangdaisuo
嘗過油茶外,也可以嘗嘗瑤族的“瓜簞酒”、“油茶”、“瑤家臘肉”、“荷葉米粉肉”、“圣水豆腐丸”、“瑤家十八釀”、“水酒”等色美味佳的美食,它們也都久負盛名。
介紹完瑤族的一些風俗
就來看看瑤族隆重的盤王盛典吧瑤族盤王節,也叫盤王還愿、跳盤王,是祭祀祖先***、盤庚、盤瓠的重大節日,流行于廣西、湖南、云南等瑤族人民居住地的傳統節日,已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盤王節的發展歷程
瑤族因為分布廣,支系多,所以過去各地瑤族過盤王節的時間并不統一,一般在秋收后至春節前的農閑時節舉行。
1984.8
確定盤王節瑤族統一節日為每年農歷十月十六日,即傳說中盤王誕辰的日子。
1985.農歷十月十六
全國各地的瑤族代表歡度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全民族的盛大節日——盤王節。
1990年
瑤族相關會議確定由各縣市輪流坐莊,每兩年舉辦一次盤王節。
1992.11
由賀縣(現賀州市八步區)舉辦第一屆湘粵桂三省區十縣市南嶺瑤族盤王節。
2002.4
經商議決定湘粵桂三省區十縣市第七屆南嶺瑤族盤王節由富川瑤族自治縣承辦。
2004.11
第七屆湘粵桂三省區十縣(市)南嶺瑤族盤王節將“南嶺瑤族盤王節”更名為“中國南嶺瑤族盤王節”。
盤瓠,形象多為犬身人首,是瑤族、苗族、畬族人人民共同的人文始祖,被后人尊稱為盤王。
有關瑤族地區過盤王節的古老風俗,早在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等典籍中就有記載。《嶺外代答》中說:“瑤人每歲十月,舉峒祭都貝大王于廟前,會男女之無實家者,男女各群聯袂而舞,謂之‘踏瑤’。”
“踏搖”即是“跳盤王”,瑤族盤王節即是由“跳盤王”發展而來的,“跳”即舞之意,跳盤王是指人們載茂舞以謝盤王的恩德,并祈盤王保佑子孫平安。除此之外還有創世說、救世說與團圓說的概論。
創世說
據傳,瑤族祖先彌洛陀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大神。彌洛陀創造世界之后,讓自己的9個兒子到各地自行謀生天晚上。第二天早上,老大拿走了大印,老二拿走了書……最小的兩個孩子起遲了,拿到鐮刀和月刮,他倆只好到山上種小米和芝麻。一年勞作,豐收在望,可在一天夜里,老鼠把小米、芝麻吃光了。他倆去找父親,父親送給他們各一只貓,貓滅鼠害,糧食豐收,生活過得幸福美滿。他們十分感謝父親,便把送貓的日子作為盛大節日紀念。
救世說
相傳在遠古年代,瑤人乘船飄洋過海,遇上狂風巨浪,船在海中飄了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船毀人亡。這時有人在船頭祈求始祖盤王保佑平安。許愿后,風平浪靜,船很快就靠了岸,瑤人得救了。這天是農歷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盤王的生日。從這以后,瑤民就把這一天定為“盤王節”。
團圓說
相傳,古時瑤寨有兩兄弟,哥哥霸占全部家產,忠厚的弟弟只得給山主打短工。一天,弟弟上山砍柴,遇盤王之女房沙十三,兩人相愛結為夫妻。婚后男耕女織,生活美滿幸福。其兄忌妒,多次設計陷害,房沙十三被迫出走。她臨走時囑其丈夫去南山砍一琴樹做長鼓,每年十月十六日打起長鼓,即可團圓。從此以后,世代相傳演變為節日。
瑤族人民是怎樣歡度盤王節
每年的農歷十月十六日,祭祀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節日盛裝,聚居在一起祭祀,唱《盤王歌》,跳長鼓舞,歡度盤王節。長鼓舞的內容攘括了生產、生活、自然環境等多方面的內容。現代的盤王節已逐步發展為慶祝豐收的聯誼會,青年男女則借此機會以歌道情,尋覓佳偶。
瑤族盤王節有固定的程序,首先是敬奉盤王。過節時要設置祭壇,懸掛諸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張就是盤王像,左右是真武、功曹等的神像。祭祀開始,鳴火槍三響,接著鞭炮齊鳴。在鞭炮聲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豬頭、糯米粑、雞肉、酒等祭品,人們面對神像,低頭默禱,表示敬仰、懷念。
祭畢,眾人唱盤王歌,跳盤王舞。“盤王舞”以鼓鑼伴奏,舞步動作忽而上跳,忽而下蹲,忽而左轉,忽而右旋,動作健美、威武,再現了瑤族先民耕種狩獵、出征殺敵的一幅幅模擬畫面,時而有男女伴唱。
除了唱盤王歌,跳盤王舞之外,有一種長鼓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黃泥鼓。黃泥鼓舞有著非常獨特的韻致,跳時一只母鼓需相配四只公鼓組成舞群。青年男女繞轉著公鼓和歌隊把母鼓緊緊圍住其中,猶如群星拱月,而母鼓又不時和公鼓對應敲打,使得整個舞蹈富有韻味而活潑瀟灑。
廣西民風淳樸,山清水秀,
少數民族風情多姿多彩,
這里有太多隱藏的美好,
真誠邀請您投資八桂!
一起共建壯美廣西,一同共享投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