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會社芝浦制作所和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合并而成;從1875年開創至今,已經走過了140年的漫長歷程。在民用方面:東芝從一家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東芝已成功地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在軍用方面:東芝從二戰至今依然是負責為日本生產各類坦克、機槍、導彈大炮。2000年,東芝半導體的銷售額繼INTEL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位。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占有率連續7年保持世界xxx。至2000年底,IT產值在東芝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4%。東芝是由兩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成的。兩家公司中xxx個成立的是田中制造所,那是日本國內xxx家電報設備制造公司;是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創立的。在1904年公司更名為芝浦制作所。在20世紀初期,公司以供應日本國內的重型機電制造為主業;在明治維新之后,公司更躍升為世界的工業大廠之一。第二家公司原名白熱舎,創立于1890年是日本xxx家制作白熱電燈泡臺燈的公司。這家公司之后有生產各種不同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于1899年易名為東京電器。在1939年東京電器與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成為東京芝浦電器株式會社。新名字分別為兩家公司的開頭字。而其英文名也是依照日語的拼音合并而來;To代表日語東的發音,Shiba代表芝的發音。不過公司一直到了1984年才正式開始使用“東芝株式會社"這個新品牌名稱,并開始向泰國和中國出口。東芝通過收購其他公司快速擴張,在40-50年代東芝購買許多重型機械的制造商與工業相關的公司。不過在70年代后東芝開始成立子公司,將收購的公司與核心產業分開。這些子公司包括:東芝EMI (1960年)、東芝電子設備(1974年)、東芝化學(1974年)、東芝照明科技(1989年)、東芝美國資訊系統(1989年)以及東芝搬運裝置(1999年)。東芝在許多產品上都是日本xxx制造出的廠商,例如:雷達(1942年)、晶體管電視與微波爐(1959年)、彩色影像電話(1971年)、日文字處理器(1978年)、筆記型電腦(1985年)、DVD(1995年)、HD DVD (2005年)。在1987年,東芝被指控違法販售螺旋槳予蘇聯軍方,供應其制作非常安靜的潛水艇。這項交易違反冷戰時期的CoCom協議。美國和日本的關系也因此事而受挫。最后東芝的兩名資深經理人被起訴xxx,而東芝也遭受兩國的罰款制裁。在2001年東芝與Orion電子簽約,這家公司是全世界xxx的影像相關電子產品的代工廠與元件供應商。東芝請他們代為制造消費性的電視及錄放影機產品;以應付北美市場的需求。在2004年12月,東芝宣布停止生產傳統的映像管電視。在2006年東芝結束等離子電視的生產。Orion身為東芝的xxx代工廠,順勢接手東芝的映像管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的技術規格,改以自有品牌(Orion)販售。東芝為了強化未來在數位薄型化電視上的競爭力,他們已經在SED顯像技術上投入可觀的經費。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東芝是三井財閥的成員之一。今天的東芝則是屬于三井系列(松散的集團組織),東芝與系列中的企業保有優先的合作關系,例如說三井銀行。不過相較于三菱集團中公司的緊密聯系,東芝與三井系列中另一大企業-豐田汽車卻保有相當的自由。在2005年7月BNFL決定將西屋出售,預估售價達18億美金。這一個出售方案引起許多廠商的關注,包括東芝、奇異電器以及三菱重工。最后結果是東芝在2006年1月以50億美金買下西屋。這一項出售案引起多方的討論;許多專家認為在世界能源需求持續增加之時,尤其像中國、美國及英國等大國都預期會加碼核能發電的投資,BNFL卻將全球xxx的核子反應爐制造商賣出,他們認為出售西屋非明智之舉。東芝是世界上芯片制造商中的重要成員。在80年代東芝與NEC是世界上xxx的兩家半導體制造商。自90年代至今東芝一直是世界排名前5的芯片廠。在2008年東芝排名第3,僅次于英特爾和三星,但排在德州儀器和意法之前。到2011年,東芝在中國的事業已經開展了38年,始終不變的是"與中xxx同發展"的決心與努力。現東芝所涉足的數碼產品,電子設備與零部件,社會基礎設施,家電事業領域都在中國有業務開展。1995年,東芝(中國)有限公司成立,強化了東芝對在華企業的綜合管理職能和戰略制定職能。截至2011年,東芝在中國設立合資、獨資公司達64家,投資總額逾80億人民幣,員工總數約23,000人,2005年事業規模(在華銷售額+對華出口額)約570億人民幣。東芝全球市場除日本外分為四大區域:歐洲、美洲、亞洲、中國,中國是xxx以國家為單位的市場,也是繼日、美之后,東芝xxx的獨立市場。經營產品種類包括東芝全線產品,經營模式涉及研發、采購、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環保等諸多業務。對東芝來說,2003年的海外市場份額中美國最多,排在xxx位的是中國,約占20%。到2008年東芝在中國的事業規模將與美國持平甚至超出。中國已經毋庸置疑地成為東芝全球事業的重要支柱。支持東芝在華事業不斷高速發展的是中國當地的優秀人才和戰略合作伙伴。對人才的培養和大膽任用,體現了東芝對本地員工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而與中國企業建立的雙贏關系,則使東芝獲得了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東芝電器營銷株式會社的具有高附加值的電冰箱、洗衣機、小型家用電器、滿足了消費者日常生活的需要,并且提高了生活的質量。公司還面向日本
市場經銷影像設備及其他數碼產品,公司在鞏固發展日本市場優勢的同時,并通過與國際伙伴的戰略性結盟促進海外事業的擴展。東芝電器營銷株式會社還理順并支持了照明設備,空調,一次性電池和售后服務的四項事業和有關企業:東芝照明技術公司,東芝開利公司和東芝電池公司,東芝服務與工程公司。主要產品:手機;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吸塵器;電熨斗;電飯煲和自動洗碗機;照明和照明系統;房間、大樓與商用空調產品、系統和技術;一次性電池;電池動力等家用電器。東芝泰格的前身是東芝復印機,主要業務是生產和經營數碼復合機,通過提供高工作效率、降低辦公成本,為企事業單位量身定制文印解決方案。發展歷程1875:田中久重在東京的新橋開設電信設備廠。1890:藤崗市助和三吉正一在東京的京橋開設白熱舍。制造日本xxx批白熾電燈泡。1894:制造日本xxx臺水輪式發電機(60kW)。1895:制造日本xxx臺感應電動機。1899:白熱舍改名為東京電氣株式會社。1921:發明電燈泡技術的6大發明之一的雙燈絲電燈泡。1930:制造日本xxx批電動洗衣機和電冰箱。1939: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成立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至1945:開始為二戰中日本侵略中國和東南亞大量生產97、95中型坦克、重型機槍、各類山炮。是日本在“二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日本五大軍用企業之一。
1954:為東京大學開發日本xxx臺數字式計算機TAC。1955:開始銷售日本xxx批電飯煲。1959:開發日本xxx批晶體管電視機。1963:制成日本xxx臺12,500kW的核動力透平發電機。開發衛星通信用的發射臺。1967:制成世界上xxx臺郵政編碼自動識別裝置。1970:開發世界上xxx臺彩色電視電話。1971:開始銷售世界上xxx批高集成電路化彩色電視機。1972:推出世界上xxx臺帶黑色條紋陰極射線管的彩色電視機。1978:開始銷售日本xxx批文字處理機。1979:制成世界上xxx批光盤式文件生成系統。1983: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能夠識別漢字的光學字符識別技術的實用化。1984:公司名稱改名為株式會社東芝。1985:開發百萬位的CMOS隨機存取存儲器。開發并銷售世界上xxx批膝上型個人電腦。1989:開發并銷售筆記本型個人電腦“DynaBook”。1991:開發世界上xxx批4百萬位的與非型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1995:開發高密度光碟DVD。實行DVD標準化。1999:空調部門脫離公司總部與開利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東芝開利公司”。采用內部公司的體制。2002: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嵌入式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系統大規模集成電路用的65納米CMOS處理技術。2003:引進“公司內部委員會”體制。2004:開發世界上最小、輸出能量100毫瓦的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2005:公布和IBM、索尼、索尼計算機娛樂公司共同開發的Cell處理器的技術細節。2006:并購西屋公司的核電業務。2007:開發只需轉一周就能夠捕捉心臟和腦部完整圖像的320層動態體積CT系統。筆記本電腦的銷售累積達6,000萬臺。2008:發電廠監控系統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成就館展出。品牌文化東芝集團以尊重人為根本,力爭成為能創造豐富的價值并能為全人類的生活、文化作貢獻的企業集團。尊重人,東芝集團通過健全的事業活動,尊重顧客、股東、員工以及所有的人。創造豐富的價值,東芝集團以電子和能源為中心推進技術革新,創造豐富的價值。為社會作貢獻,東芝集團為創造更好的地球環境而努力,作為優秀的企業居民為社會的發展貢獻。旗下產品東芝裸眼3D液晶電視日本東芝公司于2010年12月末開始銷售“裸眼”3D液晶電視,分為12V型的12GL1和20V型的20GL1,12GL1和20GL1售價分別約為1443美元和2885
美元。觀眾不需佩戴特殊眼鏡,便可觀看立體圖像。這款電視是全球首款“裸眼”3D電視。12寸和20寸大小分別為64x10.5x66.3cm、33.7x20.0x27.2cm。東芝裸眼3D電視基于柱狀透鏡技術(東芝稱之為全景成像技術),已屢次應用于裸眼3D產品,產品運用9視差系統能夠更好的實現流暢的裸眼3D效果,并且兩款裸眼3D電視均支持2D向3D切換。12GL1同樣搭載12寸專為裸眼3D顯示設計的LED背光液晶面板,分辨率較20寸低,降至466x350,對比度降至500:1,相應的最佳觀看距離也縮減至65cm。另提供有HDMI和以太網接口。20GL1搭載專為裸眼3D顯示設計的20寸LED背光液晶面板,擁有1280x720分辨率,550:1對比度,并設定了最佳觀看距離為90cm,水平30度視角。提供有4個HDMI接口,USB,耳機和以太網接口。東芝當天在東京市中心一家電子商城銷售這款RegzaGL1系列電視。22日當天,12英寸“裸眼”3D電視上市,標價11.98萬日元(約合1425.62美元)。另外一款20英寸“裸眼”3D電視定于25日銷售。東芝TG01手機東芝TG01是東芝首款內置1GHz處理器的高端旗艦,搭載了4.1英寸超大觸控屏,采用WM6.5系統和東芝自家開發的Tosh 3D GUI界面,強悍的配置震撼了Windows Mobile 手機市場,同時也是手機跨入1GHz 時代的里程碑。東芝TG01采用超大4.1英寸WVGA分辨率(480×800像素)屏幕,并加入了東芝自創地3D用戶操作界面,支持全觸控功能。TG01很難保證較小的體積;但是9.9mm的機身厚度,還是輕易的打敗了主流的PPC手機。東芝TG01還具備手勢和搖晃感應接聽或掛斷電話功能,至于常見的重力感應及光線自動感應功能東芝TG01也是逐個支持。作為東芝TG01的另一個賣點,內置的高通Snapdragon QSD2850芯片組擁有定制的1GHz微處理器內核以及以600MHz速率運行的第六代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內核的芯片組,可幫助東芝TG01獲得最理想地應用處理速度。身為一款智能手機,東芝TG01還搭載了Windows Mobile 6.1操作系統,內建GPS接收模塊,支持GPS/A-GPS、Wi-Fi、最高32GB的microSDHC存儲卡(東芝TG01機身內存為512MB)擴展、立體聲藍牙等功能。除此之外,東芝還為TG01裝載了一枚320萬像素攝像頭。多功能條碼打印機東芝新推出的東芝熱轉印/直熱式工業B-SX5T-TS22-CN-R條碼打印機,注入了新技術“RFID”,將條碼打印機功能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相信它將為所有重載工業包括化學工業、制造業,制藥業、紡織品業、電子業、電信業等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東芝HD DVDHD DVD(或稱:High Definition DVD)是一種數字光儲存格式的藍色光束光碟產品,現已發展成為高清DVD標準之一,由HD DVD推廣協會(HD DVD Promotion Group)負責制定及開發。HD DVD與其競爭對手藍光光碟(Blu-ray Disc)相似,盤片均是和CD同樣大小(直徑為120毫米)的光學數字儲存媒介,使用405納米波長的藍光。HD DVD由東芝、NEC、三洋電機等企業組成的HD DVD推廣協會負責推廣,惠普(同時支持BD)、微軟及英特爾等相繼加入HD DVD陣營,而
主流片廠環球影業亦是成員之一。但在2008年,隨著原先支持HD DVD的華納公司宣布脫離HD DVD,以及美國數家連鎖賣場決定支持藍光產品,東芝公司終在2月19日正式宣布將終止HD DVD事業。東芝ApriPoko機器人東芝正在研究一個會說話的機器人,可以用來作為語音激活遙控器。這個5磅重,11英寸高的機器人叫做ApriPoko,它能通過你的行為和對你相關的動作提出問題來學會怎么控制電器。當你用到紅外線的時候,它就會感知到信號并問使用者“你剛才做了什么?”。如果你回答類似“我打開電視”,它就會把這個命令記到內存里,然后你就可以通過聲音操作它了。東芝筆記本1985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xxx臺筆記本電腦T1100:1986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xxx臺使用16位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J-3100GT;1987年 世界上xxx臺商用筆記本東芝T1000;1989年 世界上xxx臺輕薄筆記本東芝DynaBook J3100;
1990年 世界上xxx臺帶電池,采用DSTN彩色液晶顯示屏T5200C;1992年 世界上xxx臺帶TFT彩色筆記本電腦——東芝4400SXC:1993年 xxx臺采用鋰電池技術的筆記本誕生于東芝;1994年 世界上xxx臺使用筆記本專用奔騰CPU機型T4900CT;1995年 世界上xxx臺配置光驅的筆記本電腦T2150 CDT;1996年 全球首臺便攜式掌上電腦東芝libretto 20;1997年 世界上xxx款最輕最小的迷你型筆記本電腦Libretto 50CT:1998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xxx臺配置DVD光驅的筆記本電腦Tecra 750;東芝推出世界上xxx臺寬屏輕薄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300CT;1999年 全球最輕薄筆記本東芝Portégé 3400ct;東芝推出世界上xxx臺低溫多晶硅TFT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30202001年 東芝出品世界上xxx臺內置1.8”硬盤的超輕薄筆記本;東芝推出世界上xxx臺Geforce2顯卡筆記本電腦Satellite 2800;東芝推出世界上xxx款內置的光盤刻錄機的筆記本電腦DynaBook DB70P;2002年 東芝推出世界上最薄、電池使用最長的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2000;東芝推出世界上首款鍵盤可升降的筆記本電腦Dynabook P5/S24PME:2003年 東芝推出Satellite 5200,xxx雙光驅影音旗艦;2004年 東芝推出當時世界上最薄機型東芝Portégé R100;2005年 東芝在業界xxx使用LED背光技術顯示屏;
東芝推出當時最輕薄的筆記本電腦 Portégé R200系列;東芝發布了世界上xxx臺采用HD DVD-ROM的筆記本Qosmio系列2007年 東芝推出當時全球最輕最薄內置光驅型筆記本電腦Portégé R500;2008年 東芝推出搭載四核強力多媒體影音處理引擎的Qosmio G50系列;2009年 東芝推出炫彩筆記本電腦系列;2010年 東芝推出融合先進制造技術的Portégé R700以及xxx概念的Libretto W100。業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