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球根海棠黃葉的原因和處理辦法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球根海棠黃葉的原因和處理辦法是什么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澆水
球根秋海棠喜水,一般應常保持盆土濕潤,未及干透即應澆水補水。平常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夏季要常噴水增加濕度,花期要少澆水,使盆土處于半干狀態。秋末冬初葉片枯黃時,逐漸控制水分,使其轉入休眠。不要直接澆到球根上面土壤。可以用手指在盆邊緣按壓"水渠"。小心地把水澆到水渠里。天熱的話,要避免被淋雨。
環境和溫度
晝夜溫差對球根海棠成長十分有幫助。球根海棠和郁金香,水仙,花茅茛不同,球根海棠花并不需要涼爽。它們從春,到夏,到秋不停的開花。十分漂亮。另外它們是多年生的,年復一年的開花。注重先種(種植)淺點,看到新芽是粉紅色的。十分較嫩,象奶油那么脆弱,不要碰。然后可以加土。其球根和仙客來又不同了。球根海棠花的球上邊發根十分多。因此必須埋在土里深5cm即可。好在它不象百合那要要求深度。所以十分適合盆栽。
光照
球根秋海棠為陰性花卉,在強光下植株矮化,葉片增厚而卷縮,花容易被灼傷。光照過弱,枝葉徒長,影響開花。春秋枝葉抽生后,應放在陽光充足處,但中午要遮陽。盛夏要放在室內向陽處,6月-7月開花后,要蔭蔽。室外可以接受11點之前的直射光。其他時間要遮蔭。不能夏季曝曬。室內要放在窗臺上,依環境調整光照。
修剪
為了使其株形豐滿,分枝多,可在小苗定植后2至3周摘心。當幼苗長出2~3片葉時,應進行摘心,以促進分枝,側枝長出2~3片葉時,再摘心,銷售前4周時應進行最后一次摘心。結合整形進行轉盆。及時摘除老黃葉。栽培后期,應設支架綁縛,支架不應高出花冠。銷售前8周時應去掉所有直徑3cm的花芽。
施肥
生長期每隔7天-10天施一次稀薄的液肥,花蕾形成期,每旬增施一次磷酸鈣等速效磷肥,有利花大色艷和花期持久。為保持土壤肥力,最好以施足底肥為主。可用充分腐熟(發酵好)的豬、雞等畜禽類的糞便,也可每月施用一次花卉專用復合顆粒肥或每周澆施一次稀薄液肥。在土壤通透性強的條件下,可保持大肥大水的蒔養方式,一般不會造成塊莖腐爛,但每次不可施肥過量。立秋后可停止施肥,使之逐漸臨近休眠期。
可能缺光,還有澆水不能太勤。(有些種苗生產者在發芽室沒有補充光源,是他們培育球根海棠失敗的主要原因。他們獲的了很好的發芽率,但當盤穴移入溫室后,種苗就開始死亡。這有兩個原因:一是缺光導致種苗太弱,二是種苗從可控環境(發芽室)到溫度更低的日光溫室而適應不了)
網上找到的資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球根海棠是原產于南美洲山區的野生親本培育出來的雜交種,喜涼爽、濕潤和半陰的環境。它對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光照和溫度的急劇變化十分敏感。你栽培的球根秋海棠,7月至8月間出現葉片卷曲成筒狀的異常現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新疆地區光照光強,從而導致其葉片增厚、卷曲,甚至有可能連葉色也變成紫色、花朵萎縮不能展開或呈半開狀。此外,還與氣溫過高、濕度過低有關。
球根海棠的生長適溫為15℃至25℃,不耐高溫。當氣溫超過30℃時,莖葉枯萎、花蕾脫落;氣溫超過35℃以上,地上部分和地下地莖會出現腐爛壞死。它又屬于長日照開花、短日照休眠型植物,特別是正在開花的盆栽植株,既不能放在光線陰暗的室內,也不能放在陽光趲的陽臺上。
盆栽球根海棠的用土,可用5份腐葉土、3份園土、2份河沙配制而成,另外加少量骨粉而漚透的餅肥末作基肥。春季栽植塊莖,發芽后放于室外半陰處養護,入夏后移入通風遮蔭處,也可放在室內通風向陽的地方,防止強光直射。它為淺根性植物,在萌芽期少澆水,以保持盆土微濕為度,可預防爛根;生長旺期要保持盆土濕潤,夏季要經常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花期少澆水使盆土處于半干狀態,深秋葉片枯黃后要控制澆水使其順利進入休眠狀態,冬季因植株處于休眠中更應少澆水使盆土偏干。它的球根貯藏,以5℃至8℃為適度。它比較喜肥,生長期可每隔10天施一次漚透的稀薄餅肥水,現蕾后追肥2次至3次0.3%的磷酸二氫鉀液,可促使花大色艷;炎熱夏季的氣溫低于10℃時,要停止施肥;當氣溫低于10℃時,要停止施肥;當氣溫低于5℃時,球根海棠即進入休眠狀態,此時可將地上部分剪去,挖出球根,稍攤晾后置于冷室內(最低不低于2℃)沙藏越冬。
是草本的海棠吧?四季海棠、球根海棠落葉的原因,主要是澆水太勤導致的濕澇落葉;光照長期缺乏及通風太差造成的郁閉落葉;施肥不當造成的肥害落葉。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