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底,已有超過120家醫藥上市公司揭曉成績單,其中超五成業績預增,主要集中在CXO、醫療器械、疫苗等細分行業。同時疊加醫藥板塊估值不斷回落,達到28.01倍,位于近10年歷史最低分位點,醫藥板塊下半年有望迎來較好的投資窗口期。接下來我就從一些方面來具體聊聊,今年下半年醫藥投資的邏輯緣由。(數據來源:wind,時間截至:2022/7/31)
首先從整體投資邏輯上說,2022下半年疫情雖仍有不確定性,但整體影響將會趨弱。同時,集采等醫改政策預期穩定,悲觀預期已經反應在股價中,醫保資金依然寬裕,運行健康。醫藥作為產業的剛性需求,也是國家戰略性產業,目前正處于產業升級的關鍵窗口期,醫藥產業的投資機會將呈現多層次性、多方面,這一點在下半年依舊非常明顯。并且隨著半年報及三季報陸續披露,醫藥估值切換下投資性價比較高,可從業績角度出發,把握醫藥賽道投資機會。
具體到細分賽道,我比較看好CXO。CXO行業下半年內外需求依然旺盛,預計未來5年行業的復合增速可以達到25%以上。不僅全球藥物研發投入和銷售額將持續增長,國內大型藥企和中小型Biotech公司也在加大對創新藥領域的投入力度,這些均對國內CXO行業的發展構成支撐。
除了CXO,我還會重點關注疫苗、科研試劑、創新器械等領域的投資機會。HPV疫苗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數年行業將保持高景氣度,上市公司業績有望加速爆發,居民自費的二類疫苗符合消費升級的方向,同時也有利于節約未來的醫療支出;生命科學試劑、醫療設備上游、生物制藥上游、IVD等上游供應鏈旨在解決基礎研究的痛點,景氣度同樣較高,但需要把握解禁和估值節奏;十四五重點提到要加大醫療新基建的投入,加上疫情推動了新基建的提速,可以重點關注受益于新基建加速及具有出海邏輯的醫療器械企業。
最后在具體個股的選擇上,我主要會從這四個維度來進行選擇:第一關注個股的行業景氣度,主要關注政策導向、技術變革方向及消費者行為習慣的變化;第二關注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
第三關注公司治理結構;第四關注公司估值與成長性的匹配度。當然我也會竭盡全力,爭取為投資者布局估值合理、成長性高的公司,和投資者一起分享生物醫藥行業成長的紅利。
風險提示:本資料僅供參考,僅作為陪伴服務內容之一,不構成具體產品的宣傳推介材料或法律文件。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已嚴格審查本資料的內容,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和適用性。在任何情況下本資料中的數據、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并不等同于實際投資結果,也不構成任何對投資人的投資建議、承諾或擔保。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運作過程中存在凈值波動的風險。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鄭重提醒您注意投資風險,并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