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分享獐子島造假事件的相關知識,通過是也會對獐子島造假事件案例分析相關問題來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的話,希望大家別忘了關注下本站哈,接下來我們現在開始吧!
現在的A股上市公司還真沒有幾個財務能夠正常的,獐子島就出了問題了,證監會對于獐子島公司罰款了60萬人民幣,以及多名高管均處以3萬塊錢到30萬不等的罰款,說實話這點罰款簡直就是在撓癢癢,相比造假獲得的利潤來講真的就是九牛一毛,不過董事長吳厚剛被終身禁入了證券市場,這個還稍微說的過去。這樣一搞吳厚剛也隨之辭職了。
說起獐子島的財務問題,那就得從扇貝逃跑的情況說起來了,當時有媒體報道扇貝逃跑的新聞,許多網友都在評論里面嘲笑,真就當這個事情是一個笑話,并一致認為這是獐子島掩蓋財務問題才整的幌子。不過證監會也發了通過,獐子島公司在對于海底資產很難去核實的現狀來結轉財務成本,因此公司的財務報表才會如此假。
從6年前開始獐子島就兩年連虧,基于此情況,獐子島公司就開始聲稱扇貝跑了以及扇貝大面積死亡等理由,可是島上生活的人可不認可公司的這種理由,甚至對于這種理由嗤之以鼻,并表示不管是獐子島什么樣的產品,只是給財務造假背鍋的而已。
還有曾經市場還有著風聞獐子島的看門保安喝茅臺的風言風語,這也讓網上對于獐子島的質疑也就越來越多,而且這個公司的員工作風也不檢點,之前就有傳出過有員工偷了20多萬塊錢的扇貝,真就是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綜合這么多情況看獐子島就是屬于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況了,從高管到員工都是公司蛀蟲,這樣的公司怎么能不出問題呢。
另外獐子島上的島民收入也是越來越差,因為這些島民們都是給獐子島公司做事的,目前獐子島的***都陷入了困境之中,這一切都預示著獐子島這家公司正在慢慢衰敗。
獐子島的扇貝從2014年至今跑了4次,在2014年10月份獐子島公司對外宣稱在獐子島附近海域養殖的扇貝突然間跑路了,在進行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時發現異常,造成了公司7個多億的虧損,而扇貝跑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水太冷,扇貝在養殖海域呆不住。
不過到了第二年,突然又宣稱養殖的扇貝生長很正常,沒有減產的風險,頓時激起了市場的驚嘆,令人疑惑的是獐子島附近海域去年價值7億多的扇貝已經跑路,到了今年是自己游回來嗎?
到了2018年獐子島又表示降水減少導致扇貝的餌料生物數量下降,養殖規模的大幅擴張更加劇了餌料短缺,再加上高溫導致蝦夷扇貝攝食效率下降,所以扇貝都餓瘦了,有很多扇貝沒有抵得住饑餓給餓死了,這一次餓死的扇貝又導致虧損7個多億。
在2019年獐子島以底播蝦夷扇貝受災,也就是俗稱扇貝跑里的理由發布了公司一季度虧損四千多萬的報告,2020年也就是今年,扇貝跑路的理由更多了,幾乎是把以前的全部綜合起來,但這些套路手段被證監會抓到實質性證據予以處罰。
獐子島的扇貝真是命運多舛,獐子島的問題在于財務造假,但是正常來說財務造假都會說自己賺了,獐子島卻偏偏說自己虧了,原因在于國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制度,如果一個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就會被強制退市,所以很多公司都會在連續虧損兩年過后無論如何也要在第三年扭虧為盈,避免被退市。
獐子島集團這么久沒被查出的原因是蝦夷扇貝庫存難以肉眼觀測,采捕作業海域難以事后追溯,但即使再隱蔽的造假手法,也無法逃脫高科技查案的恢恢天網,通過獐子島采捕船衛星定位數據,還原了采捕船只的真實航行軌跡,也揭開了獐子島造假的謎題。
引言:有一些不法的商家總是想著利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進行造假,但是并不一定就能夠逃過科技的手段。而北斗系統也通過自己的科學技術成功地偵破了獐子島的造假案,那么是如何偵破的呢?
一、難以察覺的造假
獐子島是屬于一個海洋水產養殖業的,但是要知道海洋水產養殖中的東西都是很難通過肉眼進行觀測的。因為這些蝦蟹扇貝等都是在海水中進行養殖的,只有在捕撈和采摘的過程中才能夠進行詳細的計量,所以說一般的人是沒有辦法去考察。在海洋深處水產品是很難進行估計,而且就算是懷疑造假的話,也沒辦法進行溯源,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中,就有一些不法的商人想利用這一特性進行造假。而獐子島公司就利用這一情形對自己的財務進行造假,最終導致市場中會莫名其妙的出現一些扇貝,又會莫名其妙的消失一些扇貝,而且很難對其進行考證。
二、北斗導航系統的偵破
北斗導航系統,它是我國科學家所建立的一個衛星導航系統。在面對獐子島的造假之中,北斗導航系統,能夠觀測到獐子島所屬的捕撈船只它所在海面上行航行的一些軌跡,通過這些軌跡能夠還原出樟子島公司它實際上所擁有的能夠打撈海產品的海域。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推算獐子島財務造假的手段。
三、科技發展助力于經濟
北斗系統破獲獐子島的造假手段,是北斗導航系統的一個進步,也是北斗系統在積極發展中的一個顯著體現。但實際上我國的科學家們在發射了北斗系統之后,就開始利用它建立了一些時空大數據,并且對于各個的空間資源比如說通信,交通,能源,環境,水利等資源都進行了一個精確的繪制和調度,北斗導航系統也助力了經濟的發展。
獐子島公司于2019年11月7日啟動2019年秋季底播蝦夷扇貝存量抽測活動,涉及面積58.4萬畝。其中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面積26萬畝;2018年度底播蝦夷扇貝面積32.4萬畝。11月10日的抽測結果,公司底播扇貝在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貝殼比例約占80%以上。
具體而言,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于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因此,獐子島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擴展資料
獐子島多次因“扇貝沒了”造成業績大變臉,股價劇烈波動,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了損失。而被查實造假等問題后對個人及公司總計90萬罰款,問責力度明顯偏輕。這不僅對獐子島其他人員而言,無法起到足夠的執法威懾力,同時也對上市公司包括信息披露在內的生態治理,不足以起到真正的示范效應。也因此,獐子島真相背后是股市治理的升級訴求。
首先,對于信息公開造假的懲戒應進一步強化,加大屢屢造假企業強制退市的淘汰幾率;其次,在類似信息造假案例中,一經查實違法事實,除了行政罰款、市場禁入外,對重大責任人應追究刑事責任。唯有以市場治理升級建立信披監管紅線,方能避免損害法律權威性的各種奇葩案例繼續被復制。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獐子島扇貝再跑這次基金也跑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獐子島邀記者探訪無法完全解除疑慮
獐子島造假事件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獐子島造假事件案例分析、獐子島造假事件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