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法院金融街法庭負責人楊成龍帶隊走訪金融機構。
2020年7月以來,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瞄準緩解中小微企業貸款壓力、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求、實現銀行合法債權、維護金融穩定等目標,引導轄區銀行從承擔社會責任、實現雙贏的角度,與欠款人達成一定的分期、減免可行性還款方案,探索金融案件“一站式”解紛新模式,實現金融糾紛一站式化解。
千件逾期糾紛近半調解
2021年9月,某銀行擬將1000名信用卡逾期欠款人訴至西城區法院。西城區法院引導銀行先行訴前調解。經過溝通,該銀行確認了4套還款方案,供欠款人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進行選擇,即在減免一定息費的基礎上,分6個月、12個月、24個月、36個月還款,若欠款人未如約還款,則減免政策取消。對于能夠提供殘疾證明、大病就醫材料、低保材料的欠款人,僅需償還本金且最長可分60期。
2021年10月初,某銀行將欠款人情況表遞交西城區法院。西城區法院指派舒銳法官團隊承接該批案件辦理工作,團隊引導欠款人與銀行及北京市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張宇峰調解團隊協商調解方案。至2021年12月,有48名欠款人直接還清欠款。326名欠款人在調解組織見證下,與銀行達成訴前調解協議并當即申請司法確認,法官團隊在收到申請后3天內出具裁定書。
今年1月初,該銀行對剩余欠款人正式起訴。西城區法院立案后,對被告發送傳票傳其到庭應訴并進行調解。至2月中旬,86名欠款人與銀行達成訴中調解,法院出具調解書并減半收取訴訟費。3月中旬,法院依法判令剩余被告依約還款。
據了解,通過一站式司法確認,當事人只需跑一趟即可形成調解協議并獲得生效裁判文書,平均到庭次數減少兩次,訴訟周期平均縮短3個月。
為了替女還債的父親
“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但這10萬塊錢真是我的活命錢。”王老先生緊緊握著調解員趙立君的手感激地說。
西城區法院將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北京市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北京秉正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中心等調解組織納入特邀調解組織名冊,建立金融糾紛訴調對接機制,各調解組織在金融街法庭設立調解工作室,指派調解員常駐,為調解與司法確認的銜接提供服務。趙立君正是秉正中心常駐法院調解員。
王老先生的女兒在2020年不幸因病去世,去世前在各家銀行存在諸多欠款,總欠款達200余萬元。王老先生本無義務替女還債,但他樸素地認為“不想讓女兒在死后還欠賬”,遂變賣僅有的房子,主動還清所有欠款,卻讓自己陷入了生活困境。他注意到,所還欠款中有一筆信用卡可能存在息費過高的問題,于是將該銀行訴至法院,要求銀行退還息費10萬元。
在訴前調解階段,趙立君積極與被告銀行溝通聯系,一方面指出該筆信用卡息費確實較高,另一方面,引導王老先生搜集經濟困難、就診記錄等材料,爭取政策支持。最終,該銀行充分考慮到王老先生本無還款義務卻主動還款情況以及目前生活狀況,將所收息費10萬元全部退還。雙方在趙立君的指引下達成調解協議,王老先生當即撤回起訴,7天后王老先生收到退款。
23份示范判決定紛爭
西城區法院充分發揮示范案件的引導、規范、預防與教育功能,針對銀行的各項產品,***示范判決23份,就雙方容易產生爭議的焦點形成判點綜述65個,將依法公開的相應判決發送給調解組織,調解組織向欠款人出示,為調解組織解紛提供基礎與范本,幫助糾紛雙方減少分歧,促進案件調解及履約,努力實現“審理一件、化解一批、預防一類”。
2018年9月,欠款人張先生向某銀行貸款80萬元,期限為60期,合同約定,如張先生出現三次以上逾期或者出現逾期超過3個月,某銀行有權宣布貸款全部提前到期。張先生在后續還款中多次逾期。銀行向他發函宣布全部貸款提前到期,要求他一次性償還剩余所有欠款,并訴至西城區法院。
在訴前調解過程中,張先生提出,僅還清逾期部分,雙方繼續履行合同,銀行撤訴。銀行同意張先生在15天內還清逾期部分,雙方繼續履行合同,但考慮到張先生反復逾期,要求張先生同意只要再出現一次逾期,銀行則有權就全部剩余欠款向法院申請執行。張先生堅持認為,其將逾期部分還清,而剩余貸款并未到期,銀行無權要求其全額還款,不同意按照銀行的要求達成調解協議。
金調委的調解員向張先生出示類案判決,幫助他分析訴訟風險點。張先生在權衡利弊后同意了銀行的主張,雙方達成訴前調解協議并向西城區法院申請司法確認,西城區法院經審查后出具民事裁定書。現張先生均依約還款,未出現新的逾期。
跨時空調解化干戈
2021年年底,西城區法院依托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金融案件多元解紛一體化平臺,推出調解協議網絡簽約,雙方通過溝通初步達成協議后,通過人臉、短信身份雙識別、網絡簽約區塊鏈存證等信息化手段,實現異時異地線上簽約,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雙方當事人可在方便的任一時間進行簽署調解材料,與在線調解、在線司法確認相結合,更加高效便民。
今年7月,杜先生正是通過這一創新舉措便捷地解決了糾紛。他在某銀行存在46萬余元的信用卡逾期,雙方在秉正中心的調解下,達成了分期還款方案,擬正式簽訂調解協議并向西城區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但杜先生身處美國,前來北京現場簽約費用較高,并且因為時差問題及杜先生的工作性質,無法在國內上班時間進行實時網絡視頻調解。后在法院與調解組織幫助下,他與銀行代理人進行異時異地線上簽約,成功化解糾紛。
2020年7月至今,西城區法院通過該機制在訴前化解糾紛10148件,形成司法確認5843件,訴前撤回起訴材料4305件,自動履約率達90%以上。幫助1萬余名群眾挽回信用、走出困境,幫助金融機構成功回款數億元,為各方節省訴訟費用千萬余元,實現了轄區內金融案件的逐年下降,有效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田原/文王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