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記者賈薇薇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養老話題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人。
此外,據統計,目前我國有數千萬失能失智老年人。他們如何得到長期***的照護?如何聘請***的老年照護人員?目前我國老年照護師的體系建設情況如何?是否能夠滿足龐大的老年人群照護需求?
范利教授
近日,第五期全國《老年健康照護培訓師》實訓班在線上召開,醫師報專訪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總醫院)主任范利教授。
老年人醫療照護問題是“大事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壽命延長,但很多老年人卻面臨身體功能下降,慢病、共病、失能、失智人群逐年增加。面對我國老齡化現狀,傳統的養老家政服務已不能滿足。”范利教授指出,老年人的醫療照護問題是當前必須著重關注的“大事業”。
客觀而言,當前我國養老體系還不夠完善,市場供給明顯不足,照護服務標準等也存在缺失,諸多矛盾糅合到一起非常突出。更為嚴峻的是,***老年照護人員嚴重匱乏,水平參差不齊。
本來數量就不足的養老機構,從業人員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培訓,因而只能為老年人提供簡單的生活照顧,卻沒有能力應對各種護理風險。一直以來,照顧老年人的從業人員被稱為養老員、護理員,甚至保姆,名稱上不好聽,且往往待遇較低,得不到社會的尊重。
因此,加快老年照護體系的建設發展迫在眉睫。在2019年全國老齡辦主任會議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全國老齡辦主任馬曉偉曾指出:推動建立失能老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要研究解決照護誰、誰照護、在哪里照護、照護什么、誰出錢的問題。
“建立老年醫療照護的評定標準,根據老年人的一般狀況、各臟器及系統功能情況,確定健康狀況等級是建立老年照護體系的第一步。”范利教授表示,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培養各層次、各階段的***化的老年照護人員,將其培訓為懂得醫療知識和基本護理技巧的照護師。“根據照護技能考核情況進行初、中、高級照護師資格認證,使之成為一種社會職業,得到社會認可,工資待遇得到提高,受人尊重。”這是老齡化中國必不可少的一只力量。
打磨每一個環節培養老年照護“講師團”為了切實推進老年醫療照護人才培養與適宜技術的推廣,為老年醫學及醫療照護相關人才的規范培養提供平臺支撐,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與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總醫院)聯合成立了“老年醫學培訓中心”,構建老年醫學與照護三級培訓體系,形成覆蓋全國25個省(區、市)53家培訓基地的老年醫療照護培訓網,積極開展老年科醫師、護師、照護師“三師”培訓工作。
范利教授介紹,2018年,中心率先制定發布了《老年照護師規范》團體標準,在國內首次提出了老年照護師概念和照護技能等級劃分標準,并提出了老年照護師培訓內容及考核要求,自此,老年照護人員的培養培訓有了清晰的路徑。
此外,針對居家、社區、機構等目前老年照護人員的特點,中心還甄選制定了系列培訓課程,編寫出版配套教材《中國老年醫療照護教學與實踐指導》,同時制定、推敲考核標準。范利教授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培訓、培養老年照護‘講師團’,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千錘百煉、嚴格把關。”
“老年照護師”培訓教學體系遵循四大原則范利教授指出,“老年照護師”培訓教學體系的創建緊緊圍繞以下四大原則。
其一,培訓大綱系統規范。《老年照護師培訓大綱》規定了課程教學目標實現路徑、課程章節目的要求、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及教學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課程考核及成績評定,以及建議學員的參考用書等系列內容。
其二,課程設置維度廣泛。培訓班共設480個學時,包括80學時理論授課、200學時實操訓練、200學時臨床見習三個部分,內容涵蓋老年日常生活照護、老年常見問題照護、老年常見疾病照護等多個方面,授課形式包括幻燈講解、視頻播放、現場示范、案列分析、情景討論等。
其三,考核評價細致嚴謹。培訓前,根據《老年照護師規范》通用條件,從學歷、年齡、健康狀況、職業態度等多個角度嚴格把關,訓前摸底測試,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培訓方案;培訓中,開展貫穿全程的階段性理論和操作抽考;培訓后,根據階段性抽考成績、出勤情況、學習表現等多方面給出整合成績,考核合格者頒發結業證書。
其四,師資隊伍訓練有素。針對老年照護人員普遍“底子薄,系統學習長期擱置”的特點,首先從培訓“講師”授課語言、授課形式、授課***入手,確保教學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師資團隊包括專家顧問、理論授課講師、技能培訓指導老師。專家顧問團隊負責疑難問題指導,理論授課和技能指導老師分別負責具體培訓實施。師資人員均為從事多年老年護理及老年照護的資深專家和管理人員。
范利教授介紹,目前《老年照護培訓師》“講師”實訓班在北京、南京等地舉辦了五期,參加培訓班的學員是來自全國西北、東北、華北、華南、東南、華中六個地區的53家醫療、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共計800余人,經過系統學習和***培訓,全部通過了考試和考核,取得了“照護培訓師”結業證書。
創新培訓模式培訓實效顯著目前,老年照護師培訓班在北京、沈陽、成都、寧波等多個城市已開展了七期,培訓對象是具有一定護理基礎知識及技能,且為醫養結合試點機構的在職醫護人員以及養老護理員。對于理論考試、實操考核合格的學員將頒發《老年照護師》結業證書。
老年照護師培訓班依據《老年照護師規范》團體標準,按照教學體系、教材標準、教師高端、教育同質的總要求,學員們接受了老年照護技能、急救技能、老年常見病和慢性病表現及用藥知識、心理疏導、居家常用醫療護理技術、家用醫療康復設備的使用***等內容。
范利教授表示,目前已培訓近3000名老年照護師,800余名照護“講師”。培訓合格持證上崗的學員已在***總醫院老年病房、遼寧省金秋醫院、沈陽市安寧醫院、寧波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20余家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機構、養老院從事老年照護工作,為2000余名失能失智、慢病康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服務,“老年照護師獲得了患者、家屬、工作人員的好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為我國老年照護事業的蓬勃發展發揮引領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