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秀敏去世。
何慶魁跪在遺像前哭的肝腸寸斷,一個女人走進來對他說:
“跟我回家吧。”
3年后,高秀敏之女在節目上爆料:
“母親與何叔的感情很好,但是各種原因,兩人一直沒領證。”
這成為高秀敏離世前,最大的遺憾。
沒錯,人人都以為的真夫妻,根本沒有結婚。
但是這并不妨礙,何慶魁與高秀敏相愛,更不會阻礙他享受齊人之福。
直到高秀敏去世后,何慶魁又跟隨原配回到家中,兩人過著幸福的生活,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本事?
011947年,松花江邊一戶人家,老來得子,一家人開心不已,這個孩子正是何慶魁。
雖然,家庭條件不富裕,好在爹娘對何慶魁非常疼愛,但凡有好吃好喝的,總要留給他。
父母的寵愛讓何慶魁開始漸漸變得淘氣,上課時間不到一半,課本已經不知道消失在哪。
沒人能夠想到,這么調皮的孩子,竟然有一天,能夠成為名譽全國的創作才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已經長成青年,身材卻格外瘦小,根本干不了力氣活。
好在讀過書,雖然沒考個清華北大,但也稱得上是個文化人,父親豁出老臉為他求來一份劇團演出的工作。
本就對創作二人轉感興趣的何慶魁,此時,就像是魚兒游進大海里。
進入劇團不久后,他創作的二人轉《兩個記分員》,備受歡迎。
看著觀眾的喜歡,何慶魁第一次感受到成就的味道,同事也稱贊到:“小何,你的段子一點也不比報紙上的那些差。”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何慶魁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將段子寄到報社,沒有想到,真的被報社登出,還獲得到五塊錢的稿費。
這一次的經歷,打開了何慶魁新世界的大門,他想要靠筆桿子賺錢,他想要靠寫作改變人生。
高秀敏14歲這年,兩人因為演出相識,此時,年幼的高秀敏,面對大自己14歲的男人,根本沒有男女之情的想法,不過,何慶魁的才華,讓她記憶深刻。
何慶魁也沒想到,自己的一生會被眼前的小女孩改變。
同樣,被何慶魁才華吸引的,還有知青張艷茹,對方不嫌他窮,更是放棄回城的機會,背著父母偷偷嫁給他。
婚后,兩人的生活雖然過得有些清貧,但是張艷茹接連生下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其樂融融。
不料,輝煌的日子來去匆匆,劇團解散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無奈下,何慶魁只能靠著捕魚賺錢養家。
可是,曾經享受過掌聲和贊賞的人,能夠甘心回到平凡人的生活中嗎?
021980年,張艷茹獲得回城的機會,一家人從鄉下搬到城里,靠著賣菜賺錢生活。
生活的不如意,并沒有打倒何慶魁對寫作的喜愛。
白天,他是菜市場的小販,晚上,他回到家中,坐在炕上沉靜創作,一心等待自己的伯樂。
可惜,命運輾轉多折。
1989年,何慶魁將自己的拉場戲《誰娶誰》拿給民間藝術團看,可人家只看了一眼就退給了他。
何慶魁一臉失落回到菜市場買菜,沒想到,高秀敏一眼認出他,兩人開始寒暄。
此時的高秀敏,早已在二人轉的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獲得國家二級演員的稱號。
她深知何慶魁是一個才華的人,只是缺少展示的平臺,她拍拍何慶魁的肩膀說:
“老哥,不如來給我寫小品的劇本吧。”
何慶魁欣然答應,從此一匹千里馬從此馳騁在藝術的田野上。
高秀敏更是憑借《誰娶誰》,一舉拿下電視臺的一等獎。
一年后,趙本山在姜昆的推薦下,登上春晚,一夜成名,他與高秀敏即將相識。
而何慶魁與高秀敏之間,依舊保持著一個寫劇本,一個演劇本的模式,唯一不同的是,兩人的默契配合,逐漸從臺上轉到臺下。
不料一次醉酒,高秀敏將兩人的事情捅漏。
一邊是幫助自己的愛人,一邊是為自己付出半輩子的妻子,無論是哪邊,何慶魁都舍不得放手。
何慶魁回到家中與妻子談話,將妻子支到南方幫兒子看孩子。
臨走前,張艷茹對何慶魁說:
“你就好比是風箏,線在我手里,只不過,我現在是放長線,在南方我依舊牽著你,早晚這個風箏都要回到我的手里,現在放著吧,放著干事業吧。”
張艷茹清楚丈夫心中另有他人,但她還是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出于愧疚,何慶魁也提不出離婚的想法。
從此,高秀敏與何慶魁光明正大組成小家,兩人一起上節目,一起賺錢,一紙婚約,似乎也沒那么重要。
031994年,高秀敏意外結識趙本山,未來的春晚鐵三角,已經集齊兩位。
1997年,在高秀敏的舉薦下,何慶魁為趙本山寫出《紅高粱模特隊》,春晚播出當晚,引起全國轟動,所有觀眾都記住了趙本山和范偉。
這一次的成功,讓趙本山徹底看清何慶魁的才能,之后的小品《心病》、《賣拐》、《賣車》都是何慶魁和趙本山強強聯手的作品。
這些優秀的作品,讓趙本山高秀敏范偉接連獲得了央視小品一等獎。
隨后兩人又開始合作電視劇《劉老根》,可以說,在趙本山功成名就的那些年,背后都有一個默默拿著筆桿子的何慶魁。
趙本山高秀敏事業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兩人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外界開始傳出高秀敏趙本山鬧掰,趙本山范偉因錢鬧不和的等等傳聞。
雖然三個人從來沒有在鏡頭前回應,但是2004年,趙本山拍攝《馬大帥》,確實沒再找高秀敏合作,春晚上的搭檔也從高秀敏換成宋丹丹。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礙于高秀敏的原因,何慶魁只能放棄,趙本山御用編劇的稱號。
直到高秀敏趙本山再次合作《送水工》,高秀敏接受采訪時說:
“我感謝本山大哥還想著我。原來聽說要用丹丹,但這會兒說讓我去我就去,我就要好好做,當好綠葉,捧好趙本山。”
明眼人都能看出,高秀敏是話中有話,這一次后,兩人再無合作。
直到2005年,何慶魁的大兒子遭遇車禍去世,僅僅10天后,高秀敏也去世了。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何慶魁經歷了兒子與摯愛的先后離開。
葬禮上,何慶魁哭得暈了過去,張艷茹也在家中為情敵設下靈堂,送她最后一程,曾經的恩恩怨怨在此刻都成為過去。
高秀敏葬禮那天,趙本山來到何慶魁的身邊,哭喊著:妹呀,哥來晚了。
這一刻,何慶魁與趙本山之間的關系,終于解封冰凍。
2009年,《鄉村愛情3》的開機儀式上,趙本山當著媒體的面對坐在臺下的何慶魁說:
“歡迎何慶魁來本山傳媒,他能寫啥就寫點啥,不想寫就在我這養老。”
次年,兩人再度開始合作,何慶魁又成為趙本山背后的男人。
結語
我們不可否認,何慶魁的才華出眾。
他編寫出不少優秀的小品段子,陪伴全國人民一個又一個大年三十。
但是退去舞臺上燈光以后的他,卻又愧對兩個女人。
一個為他付出最美好的青春,一個為他忍辱半生,好在,張艷茹癡情等待14年,終于將丈夫盼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