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之鄉、紅色圣地!安徽涇縣是一片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熱土。在這片土地上,流傳著李白與汪倫的傳奇故事,孕育出宣紙、宣筆等享譽千年的文化寶藏,誕生過王稼祥這樣優秀的革命家,是新四軍浴血奮戰的重要革命中心。
歲月的沉淀,培育出涇縣人不屈不撓的意志、勇往直前的信心。如今,涇縣人民接續奮斗,打造“活力涇縣、品質涇縣、魅力涇縣、幸福涇縣”,邁向“提質增速、乘勢而上,奮力開創涇縣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新征程。作為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涇縣經濟開發區把握時代脈搏,發揮特色優勢,培育強勁動能,扛起使命擔當,奮力譜寫“工業強縣”新篇章。
筑強發展平臺
圍繞一體化做精主導產業
專注,是涇縣經開區產業發展最大的特點。涇縣經開區找準主攻方向,經過多年發展,打造出“國內最具特色的中小型電機集聚基地和國內最大的防腐泵(氟塑泵)生產基地”。
在電機產業方面,以皖南電機為核心企業的涇縣電機產業集群是安徽省首批三十個產業集群之一,上下游企業約60余家,電機產品擁有60多個系列1.2萬個基本規格,居全國中小型電機行業首位,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中小型電機前三。其中,皖南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中國電機工業20強,“高速動車組機車試驗臺用異步牽引電動機的研發”項目被安徽省科技廳列入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計劃;“低速大轉矩智能節能永磁驅動電機”項目成功中標工信部“工業強基工程”,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在泵閥產業方面,涇縣經開區以江南泵閥、南方泵業、凱特泵業、騰龍泵閥等為代表的泵閥生產企業,均為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最大的氟塑料泵閥生產企業基地,所生產的氟塑料泵等產品約占全國近70%市場份額。
近年來,涇縣經開區借助產業政策、產業轉移、產業資金等方面的引導優勢,快速向高質量集聚方向發展,優質產業發展平臺逐步形成:在建的國家電動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系全國唯一獲批在縣級籌建的國家電動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宣城市涇縣高效節能電機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入選省“三重一創”項目,安徽省涇縣電機泵閥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入選全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緊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步伐,安徽涇縣總規劃占地6131畝的“長三角洲區域一體化——涇縣電機泵閥產業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該基地已成功申報安徽省第三批地方***非標專項債5.8億元。
隨著涇縣縣委、縣***把新能源產業納入全縣八大重大產業鏈之一,明確將電池正極、負極、隔膜等配套產業及下游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產品等產業作為招商重點,逐步培育發展新能源產業,涇縣經開區也邁開了新的產業發展步伐,引進了益佳通數碼鋰電池項目,正在洽談一批總投資額達20億元的新能源項目。
創優營商環境
以“千尺情誼”營造親商氛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涇縣寫下了傳誦千年的詩句。詩如其人,人若其詩,涇縣人的熱情與胸懷,讓這片熱土成為投資者青睞的福地。
近年來,涇縣縣委縣***每年年初都會召開全縣工業企業獎勵資金兌現大會,開展功勛企業家和納稅十強企業評選活動,彰顯表彰企業家為涇縣作出的貢獻,堅定企業家干事創業的信心。
在政策扶持上,涇縣瞄準轉型升級需求,出臺了《關于同意建設節能電機產業集聚基地的批復》《關于促進泵閥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扶持政策》《印發關于促進工業商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扶持電機泵閥產業發展政策,同時嚴格兌現產業獎扶資金,大力爭取國家、省資金補助,為企業發展提供助力。
用真情服務辦實事、解難題,把企業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是涇縣開發區營商環境建設最大的著力點。開發區建立健全干部聯系包保幫扶企業制度,3月份以來,組織開展聯系企業走訪調研活動,全體干部走訪了園區120余戶企業,搜集企業建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和需求,并建立臺帳,幫助解決70余個在立項、建設、用工等方面的問題。
此外,涇縣經開區還開展項目建設集中幫扶行動,編制企業服務清單和涉企辦事工作流程;強化項目全過程管理服務,把好招引、落地、建設、投產各個環節,提前謀劃、整體推進。今年年初,涇縣益佳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涇縣經濟開發區落地,新建鋁殼電池和18650圓柱電池兩條生產線。項目簽約后,涇縣經開區成立了專門隊伍,分作幾個小組,一組代辦手續,一組協調廠房改建,一組負責招工,還把一棟職工服務中心改造成宿舍,為職工子女協調學校……從項目簽約到投產,僅用了35天。今年以來,涇縣經開區已新引進項目31個,新開工項目18個,新竣工項目7個,新投產項目6個。
以銀企對接、融資推薦支持企業融資;以直播招聘、下鄉招工等為企業破解用工難題;支持企業參加科技展會、博覽會提升創新意識;推進“標準地”改革,提高用地效率;著力打造“一站式”審批制度,實行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涇縣經開區堅持打造精細化的高質量服務,常態化的高水平效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好企業,催生高質量發展更強動力。
踏歌而行,乘風而上!涇縣經開區把握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歷史機遇,聚力、聚勢、聚變,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速,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滿懷赤誠、信心堅定、奔向未來。(李波童偉羅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