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韋屬植物的特點
石韋屬在植物分類學中屬于蕨類植物門真蕨目水龍骨科的植物分類群,全世界約有100種,主產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種類分布到非洲和大洋洲;我國有37種,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華南和西南地區溫暖地方。
它們的共同特點:一是為中型附生蕨類,根狀莖長而橫向生長,密生鱗片;二是無莖枝;三是葉一型或二型,一般有葉柄,基部以關節與根狀莖連接,下部有稀疏鱗片,葉片條形、披針形、長圓形,葉邊全緣,表面綠色光滑,葉片背面有孢子囊。
二,藥用石韋的種類
石韋屬植物的一些種類是常用中藥,在《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和《中國藥典》中都有記載。中藥石韋的來源植物包括石韋(產長江以南各省區,北達甘肅,西至***,東到臺灣;附生林下樹干或稍干的巖石上)、
廬山石韋(產臺灣、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氈毛石韋(產陜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附生山坡雜木林下樹干上或巖石上)、
有柄石韋(產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和常見中下游各省區;多附生在干旱***巖石上)、
北京石韋(也叫華北石韋,產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山西、湖北、湖南等地;附生陰濕巖石上)、
西南石韋(產四川、貴州、云南;附生林下樹干上或山坡巖石上)等。因此我國石韋屬植物比較多,但藥用種類是比較少的。
三,藥用石韋的成分和作用
藥用石韋為上述石韋屬植物的干燥葉,全年可以采收,除去根和根狀莖,曬干或陰干即可入藥。目前根據有關研究,藥用石韋的化學成分主要是三萜、黃酮、呫酮、揮發油、甾體、綠原酸、綠原酸甲酯、香草酸、咖啡酸、原兒茶酸的;其中成分是黃酮苷、呫酮等。中醫認為,石韋其味甘、苦,性微寒,具有利尿通淋、清肺止渴、涼血止血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石韋屬植物的提取物具有鎮咳祛痰、抑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增強免疫和護腎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