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湯婕
盛夏,凌霄花開了,綠色的藤蔓或攀援著白色圍墻,或纏繞于一旁的大樹,盤旋而上,紅色或桔紅色的花朵形狀似酒盞,朵大而鮮艷,隨風飄舞,美得奔放。
凌霄花多栽種于各地景區中,可美化環境。同時,除了觀賞價值外,還是一種傳統中藥材。
浙江省中山醫院中藥藥劑科王芳芳主管中藥師表示,凌霄花,原名紫葳,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又名凌苕、女葳、菱華、武葳、瞿陵、鬼目、墮胎花、倒掛金鐘等。凌霄花之名始見于《唐本草》,該書在“紫葳”項下曰:“此即凌霄花也,及莖、葉具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凌霄花來源于紫葳科植物凌霄或美洲凌霄的干燥花。夏、秋二季花盛開時采摘,干燥后入藥。其味甘、酸,性寒,歸肝、心包經。有活血通經,涼血祛風的功效,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癥瘕,產后乳腫,痤瘡,風疹發紅,皮膚瘙癢,痤瘡。
《本草匯言》稱其“性利而善攻,走而不守,破血行血是其專職”。《本草衍義補遺》中有言“凌霄花,治血中痛之要藥也,且補陰捷甚,蓋有守而獨行,婦人方中多用何哉”。
凌霄花含芹菜素、辣椒黃素、矢車菊素-3-蕓香糖苷、阿江欖仁酸、β-谷固醇、黃酮類、有機酸、獼猴桃堿、草蓯蓉堿、凌霄花紅色素等成分。現代研究發現凌霄花具有改善血液循環、舒張動脈、抑制血栓形成、抗氧化、抗炎等作用。
凌霄花應用
1.治女經不行
凌霄花為末,每服6克,食前溫酒下。(《徐氏胎產方》)
2.治皮膚濕癬
凌霄花、羊蹄根各等量,酌加枯礬,研末搽患處。(《上海常用中草藥》)
3.治酒齄鼻
凌霄花、山梔子。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后茶調下,日進二服。(《嶺南采藥錄》)
4.治大便后下血
凌霄花,浸酒飲服。(《浙江民間中草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其它功效
1.治療經期不穩
現代女性常有月經方面的疾病,對此,凌霄花具有很好的療效,可搭配紅花、當歸等藥物煎服。
2.治療皮膚疾病
凌霄花性寒,涼血祛風,平時生活中如果出現了血熱所導致的各種皮膚疾病,可以將凌霄花泡水喝。
3.治療跌打損傷
可以將新鮮的凌霄花搗爛涂抹在患處;也可以將凌霄花和鳳仙花以及黃酒一起放入鍋中煎煮,然后服用藥液,藥渣則涂抹在患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注意事項
本品為破血之品,孕婦慎服。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