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飛
編輯丨十級
2012年春晚,一位“奇女子”的表演驚艷四座,一襲長綢牽動眾人心弦,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雙聲演唱。
先是磁性溫和的男音鋪墊,之后忽而轉變為高亢古典的戲腔,網友們紛紛被征服,直言:
“如聽仙樂耳暫明。”
這樣的一位歌手,竟然是一位男扮女裝唱女聲的漢子。他就是如今的國風玉先生----李玉剛。
是怎樣的人生經歷,讓他練就了男女雙聲的演唱技藝?
在這樣別致的演唱方式下,他又有著怎樣的音樂才華呢?
成長歷程李玉剛來自東北吉林的一個務農小村莊,從小家境貧困的他,卻并沒有受到多少經濟上的困擾。
在同齡人都還在扯著嗓子亂嚷嚷的年紀,幼小的李玉剛卻已能把音調唱出個雛形來。
哼歌好聽的他,很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愛。
今天在東家唱一支山歌,鶴發老伯伯給塞一塊山芋;改天在西鄰哼一曲童謠,鄰家小弟在手心偷放兩塊糖。
童年就這樣無憂無慮的過去,緊接著迎來的是憂愁滿面的少年時代。
由于家境實在是困難,李玉剛連冬天時穿的棉衣都是奢望。上學放學的路途寒風刺骨,這不只是季節的冬天,也是他生命中的寒冬。
李玉剛越長大越失去童年生活的快樂以及很多,但確切的是,他對于唱歌的熱愛一如既往。
不錯的嗓音,帶給了李玉剛對于未來生活些許的自信。他在高中時,定下了以唱歌為生的目標。
填報志愿時,也選了一所不錯的藝術大學。
高中的學習生涯李玉剛刻苦勤奮,最終也考上了理想的學府。只是,生活從來不是一帆風順。
由于家里實在是無法支付出高昂的學費,李玉剛最終無緣大學學業。
但李玉剛也并沒有過多的怨天尤人,或許家境貧寒的他潛意識里早有預感。
即便人生起點不同,也不一定會決定未來發展的差距。想到這里,李玉剛擦干眼淚,收拾行囊準備外出謀生。
帶著身上僅有的200塊和心中的一腔孤勇,18歲的李玉剛開啟了他的打工生涯。
他前后給飯店洗過碗,在歌廳工作過,甚至曾不安分的組建過樂隊,但最后由于拿不到演出證很快散伙。
四處奔波不只是身體上的勞累,精神上李玉剛也同樣疲憊。
心中的那個音樂夢是每日工作力量的源泉,但也會時不時有來自內心的拷問:
這樣勞碌的日子何時結束?什么時候會有屬于自己的舞臺?
在付不起房租費用之后,李玉剛萬念俱灰,再也沒有生活下去的勇氣。
在經過一條河的時候,李玉剛兩眼一閉,就跳進了河里。
萬幸被過路的一個乞丐救下,這一次的絕處逢生之后,反而激發了李玉剛直面生活的勇氣。
他跟著乞丐生活了一段時間后,李玉剛開啟一天打兩份工的模式。
白天在音像店當店員,晚上就去各個地方跑場子唱歌,就像是一個陀螺一樣被生活抽的連軸轉。
雖然體型上日漸消瘦,可他的精神上的喂養卻日漸豐腴。
再次回到所熱愛領域的懷抱,就仿佛沙漠里饑渴許久的旅人碰到一汪甘泉。
俗話說:“越努力,越幸運。”這時,幸運之神悄然眷顧。
有一次,與李玉剛合唱的女搭檔缺席,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時刻,他突然設想,如果一個人反串兩個角色會有怎樣的效果呢?
就這樣,李玉剛用男女聲交替互換的方式完成了表演。誰料,觀眾們對這種演唱形式異常的買賬,場面一度甚是熱烈。
通過此次嘗試,李玉剛明白了要有自己獨特性,觀眾才會捧場。他也隨之定下了適合自己的聲樂發展方向----男女雙聲演唱。
這次經歷的收獲就像是讓一瓶酒去掉了瓶塞,此后,李玉剛的才華逐漸展露在人們面前。
李玉剛可能自己也都沒想到過,自己有一天竟會火遍每一條大街小巷。
苦盡甘來歷經了漫長的人生寒冬之后,李玉剛迎來了他事業的春天。
在多次倍受歡迎的串場表演后,李玉剛一鼓作氣報名了《星光大道》的選秀舞臺。
2006年,一曲單人雙聲演唱的《新貴妃醉酒》橫空出世。
在《星光大道》的舞臺上,李玉剛以一襲華貴的長綢服亮相,將大唐盛世的楊貴妃當代再現。
迷醉的不是大唐的貴妃,而是臺下的觀眾。
毋庸置疑,“楊貴妃”就是那一年《星光大道》的年度總冠軍。
迅速爆火后,李玉剛的演出機會多了起來,各種資源也蜂擁而至。除了雙聲反串之外,李玉剛還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風格路線----國風。
反觀他的歌曲作品,國風類型也占了絕大多數。
知名傳唱的曲目也不止最初的成名曲《新貴妃醉酒》,比如還有平臺上廣泛翻唱的《清明上河圖》。
歌曲形式用一如既往的雙聲演唱形式,女聲配以京劇的表現唱法,是古典藝術和現代流行的完美融合。
既貼合李玉剛本身的國風定位,也能夠不脫離當下的時代大方向。
“街上叫賣的小曲。”、“小酌幾杯卻有醉意。”
歌詞以國風類的語言,將平淡的人間煙火描繪的栩栩如生。
傳統十大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在這一曲中也仿佛不再是藝術品,是一幅有了生活的溫度的人間畫卷。
這或許也是李玉剛的歌能夠老少皆宜的原因,接地氣卻也不落俗套。
人生起點并不高的李玉剛,相比起太多歌途順利的圈內同好,他的成名之路有著太多的曲折。
卻也正是因為他經歷過足夠的低谷,明白高雅的音樂有時更容易曲高和寡,而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忙碌奔波的普通人。
歌曲作品,除了國風類型,李玉剛的流行作品也同樣受歡迎。
2016年,一曲《剛好遇見你》登頂全球中文榜上榜的周冠軍,即便不是國風類的歌曲,也有保持著一如既往的細膩情感。
“留下足跡才美麗。”過往的磨煉在李玉剛的心里打造了堅韌的地基,而后他用雋永清新的作品在大眾的心里留下了印記。
用一句現代詩來形容李玉剛再貼切不過:“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除了雙聲演唱和國風作品,李玉剛的舞臺臺風也是一絕。
因為李玉剛主打的格調是國風,所以在舞臺效果上會有更多傳統元素的出現,漢服、長綢,仙氣飄飄的視覺盛宴。
如果只是憑借外來配飾的感官沖擊,那種美大概率只是曇花一現。所以李玉剛賦予了其靈魂,讓它歷久彌新。
不僅對外來服飾有所注重,李玉剛會把更多的重心放在表演方面,才有了舞臺上輕盈麗動的身姿,一些恰到好處的細節展現。
人飾合一,再加上對作品的傾心演繹,或許這并不是李玉剛在表達對舞臺臺風的理解,而是他對生活藝術的詮釋。
浮于表面的東西總是膚淺的,沉淀在骨子里的那種華貴才是永動源泉。
在2020年的一次舞臺彩排現場,天公不作美刮起了臺風,穿著長綢服的李玉剛由“仙子”變為了“仙怪”。
長綢被風吹得四處飄,完全處于失控狀態,最后竟“調皮”的蒙在李玉剛臉上,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最后一場暴雨結束了此次彩排,讓人發笑的同時也不禁感嘆: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李玉剛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
那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的他,生活里又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
情感與生活生活中的李玉剛雖是未婚狀態,但他曾與范小寧有過一段長達六年的戀情。
與李玉剛人生起點不同的是,范小寧的背后是一個顯赫的音樂世家。
范小寧從5歲起就開始跟隨家人接觸小提琴,之后又***學習薩克斯,逐漸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女薩克斯手。
才華橫溢的李玉剛與音樂世家范小寧兩者的出身是兩個極端,卻在一場演出中碰撞出相互鐘情的火花。
心性相同的兩人,不同的成長經歷使得他們有很大的互補空間,范小寧有著很高的音樂基礎和素養,李玉剛則有著顯著的創作才華。
只可惜珠聯璧合的兩人,6年相伴也逃不過分手的命運。
李玉剛后來也被傳過幾段緋聞,但都被當事人一一否認,直到今天,李玉剛也只有過這一段戀情而已。
愛過,便無憾。
同樣,李玉剛的日常生活一如其情感上的低調。
雖歌曲定位為國風,卻殊不知其私下生活中也是個注重傳統文化修養的人,他有一項堅持多年的愛好----書法。
李玉剛的書法堪稱一絕,在其成名之前就已經堅持多年,他的毛筆字一如他的心性。
有的字筆走龍蛇,撇捺間暗藏狂野之魂,有的卻別致灑脫,像是出自于一位溫潤如玉的公子。
不僅有著不輸名家的字跡,更有著發于內心的藝術格局。與其說學習唱歌、書法屬于練習一門技藝,不如說是修心。
與其說大家喜歡他的作品,不如說是喜歡那份動人難尋的藝術美感。
李玉剛雖是草根出身,卻可貴的在藝術這條路上做到有形且知其意。
現狀2021年,我們的國風玉公子又出精作。
這一次,藝術的格局又向前跨了一步:由國風歌曲上升到國民歌曲。
國民獻禮歌曲《萬疆》上線后,播放量很快突破200億。
短短接近4分鐘的作品,卻似有千鈞之力,堅實捍衛了大家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千里華夏一線牽,由國風到國民,李玉剛不愧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民間藝術家。藝術雖高于生活,但卻更是來源于民生。
“萬疆系列”的第二首交響樂版《赤伶》也于不久前發行。
曲中流露出未曾蹉跎的赤子之心,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情懷燃起,我們的玉公子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
因此,貫穿家國情懷的“萬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何時發行,也成了大家當下非常關注的問題。
李玉剛又將會帶來怎樣的新意和震撼,大眾對此也是滿懷期待。
如果用一首詩來形容李玉剛以及他的國風玉公子形象,我想那首《李延年歌》很貼切:
最后,也祝福我們已過不惑之年的玉公子,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