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豬肉價格“跌跌不休”,消費者得了實惠,但給不少小農戶造成經營困難,幾家歡喜幾家憂。
6月10日,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隨著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加之進入夏季豬肉消費需求有所回落,5月廣東豬肉價格環比下降9.9%,影響CPI下降約0.20個百分點。
相關閱讀:《5月廣東豬肉價格環比下降9.9%,家電價格小幅上漲》>>
豬肉價格下跌不止出現在廣東。為穩住價格,6月9日當天,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完善***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區分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和過度上漲兩種情形,設立三級預警區間,對生豬及豬肉價格堅持“調高”與“調低”并重。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建議,養殖主體要理性對待市場價格波動,不要盲目擴產、壓欄和投機性育肥,生產管理重點要轉移到降成本增效率上。
“豬周期”來了,價格下跌過半但供應充足
“今天買了10斤五花肉,比平時買得多,現在出來一次不易就買多些。”最近,住在廣州東山署前路的謝姨最近減少了去市場買菜的頻率,每次買的生鮮肉菜量比平時多了二三倍,“花肉28元/斤,上兩個月買要35元/斤?!?/p>
6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物價指數顯示,5月豬肉價格環比下降11.0%,同比去年下降23.8%,影響CPI下降約0.50個百分點。
疫情防控背景下,更多居民選擇在線消費。在本來生活平臺上,6月1日到8日,本來生活網豬肉類商品在廣東省的銷售量環比增長77%,該平臺上豬肉類商品價格也在下調。多個品牌豬肉每斤價格直降5元到10元。
據農業農村部500個集貿市場監測,今年生豬價格,從1月第3周的每公斤36.01元連續19周下跌,6月首周價格為每公斤17.52元,累計跌幅51.3%,同比跌39.4%,同期每公斤豬肉價格累計跌幅45.7%,同比跌36%。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的情況也顯示,在廣東,節前,所監測的4種豬肉零售均價為每500克24.13元,比上周下降2.11%;價格水平自春節后已連降16周,累計降幅28.49%。各部位肉價全線下行,其中,排骨、精瘦肉、上肉和肋條肉零售均價分別為32.45元、25.46元、18.92元和19.68元,比上周分別下降1.1%、2.3%、2.82%和2.81%。
記者走訪發現,豬肉價格下跌,對消費端影響尚不明顯,市場供應充足、有序。
在廣州擁有多家社區超市的廣東勝佳超市有限公司總經理麥家應說,從5月底至目前,我們豬肉銷量增加30%以上,供應充足,物流也沒有受到影響?!?/p>
廣州東川肉菜市場有8個豬肉檔口,品類豐富,供應量充足,下午時段還能買到新鮮肋骨、扇骨和排骨,前選購市民比平時多,豬肉的購買量也相對增加?!岸宋绻澘斓搅?,買多些肉回家包粽子?!庇惺忻裾f。
豬肉價格下跌的背后,是豬肉生產端的逐步恢復。
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統計,2021年第一季度全省生豬、能繁母豬存欄分別為1893.6萬頭、190.5萬頭,同比增長36.3%、28.2%;全省生豬出欄837.7萬頭、同比增長26.7%,但與常年相比仍減少約10%。
麥家應分析,目前豬肉價格走低是“豬周期”導致,今年養殖豬出欄多,市場供應量增大而需求相對減少。
影響如何?部分養殖戶出現虧損
***網站搜豬網的數據顯示,兩年前的2019年6月10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在連漲8天后攀升至15.7元/公斤,兩年后的2021年6月9日,這一價格跌到15.51元/公斤。
兩年間,價格回歸起點,背后是生豬行業的新一輪產業調整,大企業的規模優勢得到進一步體現。
來自陽春的生豬養殖戶張先生,目前在欄的生豬約4000頭,其中與溫氏合作養殖的約3000頭,“這3000頭是與溫氏簽訂了合同的,市場的波動對我們影響不太大,很快就可以出欄?!?/p>
而另外1000頭是張先生自己養殖,目前有四五十頭豬早符合出欄要求,但至今還“養在深閨”。“每頭豬都有四五百斤,體重過大,一直在等市場回暖才出欄?!睆埾壬f。
張先生算了一筆賬,這四五十頭豬是自育自養,目前出欄也就能賣四五千元/頭,如果計入人工和仔豬、飼料等成本,頂多保本,“市場變化真快,生豬價格的持續下跌,嚴重影響了我們的養殖積極性。”
朱增勇認為,面臨成本上漲和豬價回落雙重擠壓,自繁自養養殖戶盈利水平明顯回落至常態水平,“部分成本較高自繁自養養殖戶和外購仔豬養殖戶已經開始虧損?!?/p>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報告顯示,溫氏、新希望、天邦股份等大型集團公司一季度業績下滑較大,但仍保持盈利。相對而言,中小規模養殖場受技術、防疫等因素影響,疊加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生豬養殖綜合成本較高,目前基本處于盈虧平衡點。
“今年市場上售賣的豬肉,是兩年前養殖的豬,出欄量有較大增長,豬價起不來。不少養豬戶均出現虧損?!币继柾霖i、肉聯幫的創始人陳生保守估計,散戶或小企業每頭豬虧損額約為1000元,“今年或會有很多養豬企業被淘汰出局,它們退出的份額會被大企業占領?!?/p>
未來走勢如何?將回歸合理價格水平
豬肉價格后續走勢如何?
麥家應表示,目前豬肉價格已經見底,在維持一段時間低價后,將出現回彈。
朱增勇預計,隨著大豬市場消化以及商品豬出欄增幅放緩,7月份豬價將會止跌季節性回升,但僅屬季節性回升,反彈空間同樣有限。
從短期來看,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的觀點與朱增勇相似,該中心預計下周全省主要農產品價格仍將以穩為主,端午節效應受疫情防控制約,對農產品價格***有限。
在此背景下,大企業更多著眼于短期應對。
“我們是養豬、屠宰、賣豬肉一條龍的產業鏈,而且做高端市場,相對單純的養豬企業稍好。公司利潤會攤薄、減少,但不會虧損。”陳生告訴記者,目前采取的緩解措施是,賣豬崽,減少養殖量,要等到明年、后年才能視市場情況再調整。
6月9日印發的《完善***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增加“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預警指標。同時,區分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和過度上漲兩種情形,設立三級預警區間,并依據***豬肉儲備的不同功能定位,分設了常規儲備和臨時儲備。
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價格過高時,將投放儲備以保障居民消費需要,推動價格向合理區間回落,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擴張;價格過低時,將啟動收儲以托住市場,為養殖場戶吃下“定心丸”,避免生豬產能過度淘汰。
朱增勇分析說,養殖主體要理性對待市場價格波動,不要盲目擴產、壓欄和投機性育肥;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生產管理重點要轉移到降成本增效率上。
他提醒,肉類消費結構、豬肉供給等與“十三五”相比已經明顯發生變化,不要再用過去的經驗預判未來市場,“受禽肉等替代肉類供給增長、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豬肉進口等因素影響,未來豬肉消費需求穩中有降,供需平衡點已經下移?!?/p>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廣東將繼續圍繞小散養殖向標準化規模養殖轉型、粗放養殖向綠色科學養殖轉型、小型屠宰廠(場)向現代化屠宰企業轉型、調畜禽向調肉品轉型,推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黃進歐志葵王彪
【策劃/統籌】張志超王彪
【作者】黃進;歐志葵;王彪
南方經濟智庫
來源:南方+-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