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樊巍郝爽言】編者的話:據國家衛健委15日通報,截至3月14日0-24時,吉林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076例,其中吉林市一地就新增2601例、長春市新增460例。在3月14日晚舉行的吉林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會議上,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強調,要采取果斷有效措施解決堵點問題,統籌調配資源力量,提高全流程效率,堅決打好吉林市全員核酸篩查全覆蓋、陽性患者全收治、密接人員全集中隔離三大攻堅戰,一周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公共衛生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吉林市一周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的目標,如果采取比較果斷嚴格的政策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奧密克戎隱匿傳播增加防控難度
長春市衛健委于15日14時通報,截至3月15日0-12時,長春市新增本地確診病例730例。而在3月15日上午舉行的吉林省第3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力介紹,截至3月15日9時,吉林省現存新冠病毒初篩陽性人員1427例,以上人員仍是近期疫情重點地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篩查出的初篩陽性臨床診斷人員,以上人員已經全部落實了管控措施。
據此前公開報道,自2月28日吉林省琿春市報告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十余天中,吉林省的陽性感染者數量急速增長。其中吉林市、長春市疫情較嚴重,兩市感染者數量占全省90%以上。而從3月8日開始,吉林市每日檢出的陽性人員總數就維持在三位數(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加無癥狀感染者)。從12日開始,長春市病例也呈快速增加態勢。
吉林市疾控中心主任孫殿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通過現有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2月開始,疫情就已在吉林市隱匿傳播。有疾控專家分析認為,隨著檢測工作推進,預計未來新增報告感染人數還將增加。據吉林衛健委通報,3月15日0-9時,全省新增本地確診病例317例(均為輕型)。
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疫情防控組組長張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感染者數量出現較大幅度上升,一方面反映出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隱匿、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早期難于發現,易形成社區傳播;另一方面,反映出個別地區面對疫情快速上升的形勢,醫療資源擴容能力不足,導致短時間內集中收治受限;個別地區應急處置機制不夠健全,對奧密克戎特點和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認識不足、研判不準,落實“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治盡治、應管盡管”方面還有差距。
一位不愿具名的疾控專家1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波疫情暴露出發現疫情后處理不及時的問題。感染者未能盡快隔離,密切接觸者未能及時排查隔離,這說明當地防疫出現了松懈。
該專家同時表示,奧密克戎毒株傳播較為隱蔽也造成疫情的急劇惡化。該專家認為,奧密克戎造成的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感染者比例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及時發現感染者難度較大。
在3月15日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介紹稱,吉林省這次病例主要集中在長春市和吉林市兩個地方,我們采取了分類救治的措施,吉林省截至15日上午在院病例8201例,其中吉林市危重型2例、重型2例,長春市重型2例,普通型占比大概是4%左右。也就是說95%以上的患者是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
吉林市能一周實現社會面清零嗎
吉林省提出吉林市要在一周時間實現社會面清零的目標。這一目標在目前病例數快速增長的態勢下可以完成嗎?
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共衛生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吉林省提出一周實現吉林市社會面清零的目標,如果是采取比較果斷嚴格的政策是有可能實現的。但吉林省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怎樣去調動和統籌足夠的人力、物力保障全省的檢測和疫情防護工作。“而且吉林省不能疏忽廣大的農村地區,那些地方人力資源少,檢測能力不夠,也容易成為防疫工作的短板。”
在3月1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焦雅輝介紹稱,國家衛健委已在第一時間向長春市和吉林市派出國家專家組,指導吉林市和長春市的醫療救治工作,從黑龍江調派一支重癥醫療隊,從河南、內蒙和江西調派3支普通醫療隊,同時從遼寧調派救護車輛支援吉林市的病例轉運工作。國家調派的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收治重型和危重型以及有高風險因素患者的定點醫院的重癥病區和相關病區。同時派出國家級專家,一方面每天早上在定點醫院早交班、早查房,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有針對性地采取救治措施。另一方面在方艙醫院和其他定點醫院采取巡回指導方式,及時發現轉重或者有高風險因素的患者,并及時轉到救治力量強的定點醫院,通過綜合施策來提高整體救治效果。
據報道,14日當天,就有共計9架醫療包機陸續抵達長春機場,共計1014名醫療人員和2.5萬余公斤抗疫物資抵達長春。此外,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曾在此前武漢疫情中,接管全國第一批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緊急醫學救援隊,也于3月15日上午奔赴吉林省吉林市。
長春市民趙先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自家所在區疫情不算嚴重,小區也沒有確診病例,但現在封閉管控相對嚴格,到15日自己已做第四輪核酸了。趙先生說:“小區現在夜間不讓出行,在小區里散步也不行。每家隔兩天允許一人外出購物。現在菜都能買到,購物也沒有受到那么嚴重的影響,只不過現在快遞停發,無論是網購還是向外郵寄都不行,有一些不便。”一位在中學任教的吉林市市民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之前能憑借通行證出入小區,現在都是禁止外出的狀態。因為并非第一次面對這種情況,所以大家也能做好準備,小區內的超市和銷售水果蔬菜的連鎖店也供應得上,唯一區別就是不能隨意出門。”
抗原檢測試劑將發揮作用
為盡快摸清疫情本底,提高提升檢測能力,剛剛獲批上市的抗原檢測試劑已在吉林省得到廣泛應用。在14日舉行的吉林省疫情防控發布會上,吉林省工信廳副廳長宋曉輝表示,吉林省工信廳已第一時間通過省衛健委、國家衛健委渠道,短時間在全國范圍內訂購了1200萬人份抗原檢測試劑。
“抗原檢測操作簡單,個人在家就可以做到,只需15-20分鐘就能出結果,能夠更方便檢測自己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宋曉輝介紹說,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會議精神和吉林省目前的實際情況,針對奧密克戎傳播特點,推廣“抗原篩查、核酸診斷”檢測模式,在核酸檢測基礎上,增加抗原檢測作為補充。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感染科主任寧琴1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抗原檢測是對現有核酸檢測***的一種補充。疫情防控到現階段,檢測手段需要向人口基數更大的廣大基層鋪開,居家自測應該是最簡便有效的***。而抗原檢測正好具備這樣的優勢,因為它不需要高精尖的技術設備,也不需要高端的平臺。它在一般的基層醫院、社區衛生機構或邊遠山區診所,甚至居家,都能夠進行測試。“針對當下的疫情防控,涉及多點多面,非常需要發揮基層社區和個人自身的力量。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甚至實現我們的公民都能夠居家進行自我檢測。這樣才能整體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形成人人都參與的疫情防控模式。”寧琴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