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晚上,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大火了,動人的歌曲、優美的旋律、飽含的深情打動了很多人。
有些歌它只是歌,有些歌它不但賦予優美的旋律,還注入了深刻的靈魂!《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就是這樣的歌,這首歌背后有一個牧羊人和養蜂女之間的動人愛情故事。養蜂女的丈夫去世后,她獨自撫養兩個孩子,但牧羊人深深地愛著她,不介意她的身份,還愿意和她一起撫養孩子。而養蜂女卻因牧羊人的這份深沉的愛而不愿拖累他,因為愛而放棄了他。她讓我們知道,這世間還有一種愛,叫放手。
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可可托海。可可托海是一個小鎮,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在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阿爾泰山中。可可托海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美,在哈薩克語中,它的意思是“綠色的叢林”,在蒙古語中意為“藍色的河灣”。地如其名,可可托海確實也是非常美麗的地方,可可托海鎮東、西、北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有非常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這里還是哈薩克族人的游牧區,山清水秀、風景宜人。
額爾齊斯河,這條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就從可可托海鎮穿過。額爾齊斯河全長4248公里,在我國境內546公里,水量僅次于伊犁河,是新疆第二大河。河沿岸風光壯美,有“銀水”的美稱。在可可托海鎮東部,有壯觀的額爾齊斯河大峽谷及酷似一口大鐘的神鐘山。
圖-俯瞰可可托海水庫
可可托海鎮,是個充滿傳奇的小鎮,因礦而生。1935年,國家在這里發現了稀有金屬礦,可可托海“三號礦脈”稀有金屬、重金屬儲量世界聞名,含有鉭、鈮、鈹等86種礦物,有“天然礦物陳列館”之美譽。此外,可可托海還盛產海藍、碧璽、石榴石、芙蓉石、玉石、水晶等多種寶玉石。
圖-可可托海“三號礦脈”礦坑
從1951年起,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匯集于此,開始大規模開采可可托海的稀有金屬,從此可可托海逐漸由牧區發展成為強勁的工業小鎮,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經過幾十年的開采,1999年可可托海礦坑停采,之后逐漸開始由資源型向旅游產業轉型。
圖-俯瞰可可托海鎮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礦產的開采,1958年開始,歷時近二十年,在可可托海鎮西南10公里額爾齊斯河上游干流,修建了可可托海電站。這個電站位于地下136米,下面還有機房和車間,總共約200米深,這是當時我國唯一的最大最深的地下水電站。可可托海是我國第二冷極,曾測出零下60℃的極端低溫。在當時的施工條件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修建這樣的電站,可以想象是多么困難,無數的戰士、工程技術人員不怕犧牲,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勝利。
可可托海鎮雖然不大,約17.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也只有4870人(2018年),但它無疑是輝煌而美麗的,值得我們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