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什么?也許你想不到,既不是眼鏡王蛇,也不是響尾蛇或者被咬一口連五步都走不出去的五步蛇,而是生存在澳大利亞沙漠深處的一種內陸蛇——細鱗太攀蛇。
細鱗太攀蛇,有多毒?細鱗太攀蛇,目前是被人公認的世界上最毒的蛇,其毒性比眼鏡王蛇還要強很多,一次性釋放的毒液可以殺死250000只老鼠和100個成年人,也是可以連續攻擊且速度驚人的毒蛇,其攻擊速度快的連肉眼都無法看得清
目前科學家對于動物包括毒蛇的毒液毒性的測量認定辦法是找出不同毒液對于小鼠的“半致死劑量”,盡管這種***并不完美,因為很多動物與小鼠的差別很大,而且不同動物的毒液都有自己進化出來的特定對象。但應用這個辦法,科學家得出了有毒動物的排名,而細鱗太攀蛇就是世界上最毒的蛇。在對小鼠的測試中,細鱗太攀蛇對小鼠的半致死劑量為0.025mg/kg,而且細鱗太攀蛇的食物還很挑——只捕食哺乳動物,那么作為哺乳動物的人肯定也在其摧毀之列——細鱗太攀蛇的毒液可以摧毀人體的神經系統、血液、肌肉和器官。
人一旦被細鱗太攀蛇咬傷,血液慢慢凝固,視力慢慢模糊,全身機能慢慢喪失,全身癱瘓窒息,心臟停止跳動。
那細鱗太攀蛇這個世界上最毒的蛇對人類有多大威脅?
答案也許很令你意外——并不大。
因為,細鱗太攀蛇,屬于內陸太攀蛇,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中部人煙稀少的偏遠沙漠中,被生物學家稱為“過著隱居生活”,且性格溫和,一般不會——事實上,因為其過著“隱居生活”也幾乎沒有機會——攻擊人類。
而分布在沿海地區海岸太攀蛇毒性就遠比內陸的細鱗太攀蛇弱,但海岸太攀蛇對人的危害卻更大,因為海岸太攀蛇生活在澳大利亞熱帶近海的沙丘和林地中,這些地區人類活動頻繁,傷害人類的機會更多。
性格溫和的細鱗太攀蛇,如果要攻擊,就要和大多數蛇類一樣,是最后的攻擊手段——在遇到威脅時,會快速連續地咬好幾次,反復將毒液注入對方體內。
細鱗太攀蛇,為什么這么毒?為什么和所有毒蛇一樣,屬于最后的攻擊手段?蛇的毒液通常包含各種蛋白基毒素的混合物,不同種類的毒蛇毒液含有蛋白質12~18種,酶類10~15種以及多種毒素,盡管這些毒素會對內臟造成極大的破壞,但合成這些蛋白質和酶要耗費大量能量,這對這些獲取能量和食物難度很高的蛇類來說,代價也是很大的,
科學家在對以蝮蛇為對象進行研究時,發現蝮蛇在射出毒液后,蛇身體內的新陳代謝活動大大提高11%,這表明產生毒液會消耗一定體力。
所以射出毒液,對于毒蛇來說,能不用則盡量不用,就成了最后的攻擊手段,也是救命手段——除非絕對必要,否則代價如此之高的特征一定會被拋棄。
那細鱗太攀蛇為什么這樣毒?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它的食物太難得到了,它棲息在沙漠深處干旱的中心地帶,在那里,只有更毒才能帶來確定的致命一擊——一擊致命,因為它每頓飯后很要緊,不要食物的命自己就會丟命,一旦碰到則據不允許逃走,只能一擊毒死。
也許在漫長的進化中,細鱗太攀蛇的天敵也進化出了抵抗它毒性的能力,所以細鱗太攀蛇為了對付抗毒性增強了毒性,只能進化出能夠產生更多、更有效的毒液才能保證自己的性命一擊天敵的需要。而這些毒液就遠遠超出它自己的需要。
細鱗太攀蛇,有必要有一口毒死25萬只小鼠的毒性嗎?細鱗太攀蛇有必要具備一口毒液毒死25萬只小鼠的如此強大毒性嗎?英國班戈大學的蛇類毒液專家艾爾福岡·伍斯特一語道破天機:“這是因為它們吃的不是小白鼠,毒液對小白鼠的致命程度和這些蛇在野外的行為根本毫無關系。”
這就像獵豹能輕松跑過烏龜一樣,沒有意義。因為獵豹進化出來的奔跑速度本就不是針對捕獵烏龜的,同理,烏龜也無須進化出從獵豹身邊逃命的必要。
道理很簡答,細鱗太攀蛇毒性這么強,根本就不是針對人類來進化的,那是因為細鱗太攀蛇還有不怕它毒性的天敵——也許它一口毒液對天敵的傷害并不大。
那么細鱗太攀蛇的毒液為什么不會毒死自己呢?
因為它的毒液就好像我們人類的口水液氧,不會對自己的機體組織帶來傷害,所以即使它吃一些毒液,也不會自己中毒。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來源于網絡,侵刪):1.2017年1月13日第5版《科技日報》姜靖文章《自然界“絕命毒師”要不要這么“毒”》。
2.2015年第24期《科學大觀園》任天文文章《世界上的最毒動物》。
尿酸高、痛風,不吃藥降尿酸,非藥物降尿酸遠離痛風,請訂閱專欄《解碼尿酸高痛風,送中藥辯治20方》。
更多關于口腔扁平苔蘚的干貨科普,可訂閱專欄《與口腔扁平苔蘚說byebye》。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收藏,轉發,不知道怎么治療痛風、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蘚,加入今日頭條“笑口常開研習社”圈子,@中醫科院藥學博士帶來原創美文人文健康資訊,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