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培訓機構的校長,除了要帶領學校做好市場招生和品牌推廣之外,還要對學校的整體運營及員工情況進行關注和管理。成功的校長會從日常工作中總結經驗和技巧,挖掘更符合自身學校情況的管理辦法,所以校長有必要具備以下幾種管理思維。
01
做有效的溝通者
管理學校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溝通,校長要把自己當作一個溝通者,而不只是管理者。要走進師生,去和老師和學生溝通,一切的問題都是在溝通中發現的,一切的問題也都是在溝通中解決的。
在學校管理中,鼓勵教職工、學生及其家長與學校管理,博采眾長,集思廣益,讓他們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更多溝通和更加民主管理,能使學校資源得到更大的發揮和利用。
如果大事小事都是校長一言堂,勢必造成學校事無巨細,校長都得親力親為,一切都要等校長定奪,下屬放不開手腳,遇事拿不定主意,甚至產生推靠思想。這樣一來容易造成”校長在上面唯我獨尊、發號施令,而教師在下面應付推諉、敷衍塞責,形成一馬奔騰、萬馬不動“的被動局面。有效的溝通、科學的管理,才能激發出廣大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學校工作才會順利開展。
02
做忠實的服務者
校長不能只是把自己和學校的老師當作簡單的上下級關系。校長的眼里,不能把自己學校的老師只是當作一個創造業績,創造學生學習成績的機器。
學校和組織架構也是由人構成的,先解決了人心,才能解決學校的問題。如果只是工資待遇,你永遠對優秀老師滿足不了對金錢的渴望,你滿足不了就會有別人會滿足。
做為一個校長你要做的就是多關心老師的內在需要,多和他們談心,多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只有先把大家的心聚集在一起,才能走的更遠。讓教職工感到家的溫暖,體驗到學校對生命的珍惜,對人性的善待,對價值的尊重。校長在教師心中,教師在校長心中,是校長智慧管理的重要法寶。
有些校長說工作忙服務不過來,那么能不能抓住核心的團隊,帶動他們去做和你一樣的舉動呢?有些校長說不知道怎么關心!其實當你把要關心的對方當作你的家人,你的弟弟妹妹。你就會自發的去關心員工,把自己真正的定位成一個服務者。
03
做成長的激勵者
管理學校就要管理指標,管理目標。那么目標就要細化出來,至于細化到什么地步呢?一定要細化到每個人可以執行,可以落地為止。管理也是對于指標和目標的管控過程,既然目標細化出來就需要去執行,而這個執行的對象是人,然而人都是有欲望和情感的。想要執行好每個細化出來的目標,就要滿足員工的心理,其中的一點就是要建立激勵政策。
這種激勵一定是圍繞員工的需求和心理去激勵的,比如完成任務后金錢需求的滿足,比如完成一件任務之后員工榮譽感,成就感的滿足等等。員工在工作中需求有很多但是核心的需求就是那幾個。比如自我價值,比如財富積累,比如自我實現的需求等等。
教育是一個“軟任務”,是“以己心換人心”的事業,在制度管理和行政約束的基礎上,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校長的情感引導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管理實踐中,有人情味的校長,表現出來的往往是更多一份關心、更多一份鼓勵、更多一份寬容、更多一份賞識,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既讓師生自己主動發展,更讓學校持續發展。這也是對員工心理激勵的一個體現。
04
做師生的引領者
校長要管理好一所學校,不僅僅要有政策理論水平,更要有過硬的教學業務素質,這是讓教師心服口服的重要指標。一個好校長除了在管理工作中熟悉政策法規、講究管理藝術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學教研中施展才華,引領教師***發展。
這不僅是新時代校長應具備的素質,更是校長贏得教師信服、樹立自身尊嚴的“王牌”。
校長是學校的一面旗幟,要努力成為教育教學業務的權威。校長要身先士卒,做一個熱愛學習、精于業務的人,并能引領全校師生在學習中鉆研,在鉆研中學習,讓書香在校園蕩漾。
校長要以書為友,模范地帶領全校師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努力構建書香校園。校長不要只是忙于事務,更要抽出時間從書中汲取營養,因為只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擁有博學和睿智。
校長在業務上要做引領教師發展的“專家”,在學習上要做師生心目中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