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高級記者鄒娟
2021年12月5日,85路公交車恢復浦東大道線路。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鄒娟攝
“可能是還在調整,我在浦東大道羅山路公交車站開導航,還顯示不出這個定位。”蔣女士笑著說。
隨著浦東大道即將恢復六車道通車,12月5日,告別許久的公交車輛又重新恢復行駛在這條經過改建的“大馬路”上。
新的公交站臺,有市民騎車來“踩點”公交新路線。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陸家嘴車站,乘坐85路公交車,體驗線路調整首日感受。
一上車,乘客討論最多的,就是“今天換路線了。”“浦東大道路寬了”“這條路修了十幾年了,現在終于通了。”
85路公交車內張貼著調整后的公交站點。
按照85路公交線路,從陸家嘴地鐵站出發后,整條路線沿浦東大道一路向北,基本途經整條浦東大道。車輛駛上浦東大道后,雙向六車道的設置,讓乘客視野立即開闊很多,原先的施工圍擋基本消失,路上來往的車輛不多,時不時能看到搶時間施工的工人,或者在驗收工程的人。
85路公交車沿線風景
乘客夏先生從始發站乘至浦東大道苗圃路下車。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他看來,浦東大道從最開始地面翻動到現在,修了有十幾年了。之前因為施工原因,85路改道走昌邑路,由于道路比較狹窄,加上機非混行,碰上早晚高峰,堵車是家常便飯。現在浦東大道上一路都有公交專用道,“感覺比以前快多了。”
85路公交車沿線風景
白領蔣女士2002年大學實習時第一次來上海。“第一次坐85路車去親戚家借宿,那時候還沒有上海中心大廈,但是車子一路經過陸家嘴,經過路邊的老公房,再經過洋涇浜路后面越來越好看的商品房住宅樓,那大概是我對上海既現代又宜居的最早沖擊。”畢業后,蔣女士在陸家嘴金融城工作,而后在羅山路附近買房、成家,這些年,進進出出,基本都繞不開浦東大道。“修路對我們的影響肯定有的,不過修好之后,我突然有一種從土包子立刻變得高大上的感覺。我剛來的時候,覺得羅山路離市中心好遠,但是浦東大道通車后,不管是公交、地鐵,還是自己開車,要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這種便利,也更加讓我這個新上海人對這個城市有歸屬感。”
85路公交車沿線風景
在總共涉及的20條公交線路中,首批恢復至浦東大道行駛的線路有13條,分別為隧道八線、上川專線、522路、455路、81路、85路、新川專線、313路、779路、981路、浦東4路、169路和573路。因為改到后基本形成固定路線和客群,維持現狀走向的線路有5條,暫緩恢復的有2條。
對于浦東大道,網上最多的調侃,是“國旗都插到月球上去了,浦東大道還沒修好”。此前,浦東新區建交委回應稱,由于浦東大道與地鐵14號線、東西通道同步建設,并與軌交19號線、軌交18號線、隆昌路越江隧道、江浦路越江隧道交叉建設,可謂上海近年來建設規模最大、施工難度最高的綜合交通系統工程。比如,浦東大道最大挖深35.4米,相當于在地下建12層高樓,這比地上施工難度要高很多,在上海中心城區地下建設史上也前所未有。
從2020年底路面四車道恢復通行后,相關部門、施工單位想方設法優化施工步序和方案等,合理安排交通組織,同時根據軌交建設進度做好每個節點的統籌安排,確保工期,加快施工進度。目前,除了浦東大道桃林路路口等個別地方施工尚未收尾,全線基本滿足了雙線6車道通車要求。
責任編輯:陳逸欣圖片編輯:李晶昀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