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又名忘憂草,即黃花菜、金針花。萱草在中國有幾千年載培歷史,《博物志》中說到:"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
《詩經》上提到:"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的人盡孝道,當游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游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
古人對萱草的感情,不但融合中國常規文化與常規習俗,開對闡揚現代倫理、親情、孝道等善良風俗方面,代表著深遠的含義,所以金針花又叫做中國的“母親花”。
萱草綠葉成叢,每個花莛有數朵或十數朵花,次第***,陸續開花一個多月,花形美觀,色彩艷麗。
溫馨提示:
萱草不等于黃花菜。黃花菜是萱草屬植物的一種,但除黃花菜外的萱草屬植物多半不可食用。我們日常種植玩賞的萱草花不是黃花菜,而是大花萱草、卷丹之類;黃花菜一般出現在菜地里,而非花壇中。切勿從花壇中采“萱草”來吃,以免中毒。
黃花菜花朵比較瘦長,花瓣較窄,花色嫩黃。觀賞用萱草的花則接近一些漏斗狀百合,花色一般呈橘黃色,有的甚至接近紅色。新鮮黃花菜含有少量秋水仙堿,應該先制成干品,經過高溫烹煮或炒制,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