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句話:“任何一段糟糕的關系,都有你的功勞。”
這句話聽起來雖然扎心,可卻也有幾分道理。
生活里,常常感到左右為難,其實是自己不懂拒絕,為難的請求也一口答應。
工作中,常常覺得力不從心,其實是自己不懂求助,凡事都一個人硬扛。
感情里,常常感到滿腹委屈,其實是自己太過懂事,習慣了將就和湊合。
人到中年,才慢慢明白,關系里最扎心的真相竟然是:
別人怎么對你,都是你教的。
心軟的人,太重感情,哪怕委屈自己,也想著成全別人。
以為忍讓,能換來真心相待,到頭來卻發現,對方反倒抓住了你的弱點,得寸進尺。
電視劇《親愛的自己》里,綠寶公司銷售總監位置空缺,老板決定從袁慧中和李思雨兩人中提拔。
李思雨職位雖在袁慧中之下,可二人能力不相上下。若是公平競爭,袁慧中未必能贏。
于是,袁慧中就打起了感情牌。
她一邊向李思雨哭訴自己一心撲在工作上,導致家庭破裂,借此博取同情;
一邊又暗地里拉攏李思雨的項目組成員,勸他們帶著單子跟自己干。
有一次,袁慧中手上有一個棘手的案子,請李思雨幫忙,她一心軟就答應了。
可當李思雨拜訪完客戶,回到公司才發現,所謂幫忙談單,不過是袁慧中的調虎離山之計。
她的心軟,讓自己錯失良機。
心軟的人,不喜歡與別人起沖突,但凡對方開口提了要求,即使自己的利益受損,或出于情誼,或為了息事寧人,也會選擇勉為其難地答應。
可是,你無害人之心,不意味著別人亦無傷人之意。
你越是什么都答應,對方就越會提無理的要求。
你越是好脾氣地步步退讓,對方就越會理直氣壯地步步緊逼。
到頭來,才發現,自己的心軟竟成為別人握在手里的利刃,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
余華說:
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柔軟慈悲,固然是好事,可有的時候,心硬一點,才會得到應有的尊重。
網上有一個話題:“你從哪一刻開始決定不再善良的?”
網友@Miss在評論區分享了一個自己的經歷。
她外出辦事,碰到一位推廣員向人推銷。
推廣員說自己一天都沒有拉到一個顧客,眼看今天空手而歸,希望她一定幫忙。
Miss當時趕時間,本想拒絕,可看他實在不容易,就答應了。
Miss前腳進店***完,推廣員后腳就跑過來,指責她對設計師不禮貌。
“真沒見過你這樣的顧客,一進來就要走,我們的設計師還等著你呢,太沒素質了!”
Miss愣了一下,回答道:“小伙子,我進來完全是幫你,壓根沒有做頭發的打算,你不知道嗎?”
然后生氣地拿起包離開了。
孟非說:
有人請你幫忙,原指望你幫十分,結果你只幫了七分,對方非但不感激你,反而覺得你欠他三分。
面對善意,有的人以德報怨,滴水當涌泉;
而有的人以怨報德,惡言負好意。
善良給對了人,是兩生歡喜;
給錯了人,慣得都是病。
你一次次好心,換來的卻是辜負,這都是在為當初不加分辨的善良買單。
把善良留給懂得感恩的人,別讓贈予他人的玫瑰,留下弄傷自己的刺。
善良很貴,慷慨給與別人的時候,也別忘記溫柔地留給自己。
常常聽到一句話:“生活不相信眼淚。”
于是,我們拼盡全力。
哪怕已經筋疲力盡,還一個人苦苦支撐。
面對困難,太過逞強,到頭來只會壓垮自己。
朋友安心大學畢業后,留在一線城市打拼。
從小父母就教育她,女孩子要自強自立,凡事都得靠自己。
剛工作的時候,她一個人跑街串巷去看房子,搬家的時候自己打包裝箱,熬了好幾個通宵。
身邊的朋友問是否需要幫忙,她都謝絕了,想著大家都忙,能自己搞定的,就別去麻煩別人。
工作上,不管領導安排多少任務,她都來者不拒,覺得自己初來乍到,別給領導留下無法勝任的印象。
公司組織路演,作為項目運營的她,常常忙得顧不上吃午飯,哪怕餓得胃隱隱作痛,也咬牙死扛。
幾次下來,生生熬出了胃病。
領導們覺得她很能干,很多項目都放心地丟給她做;
朋友覺得她很獨立,不太愿意請別人幫忙,就再也沒主動提出過幫助。
可只有安心自己知道,自己沒有別人看到的那么能干,她常常感覺力不從心,一個人的時候沒少流眼淚。
幾米曾說:
我常常一個人,走很長的路,在起風的時候覺得自己像一片落葉。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所向披靡,沒有人只靠單打獨斗就能一往無前。
扛不住的時候,別硬扛;
做不到的時候,別死撐。
必要時學會示弱,懂得求助,這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
你不必逞強,留一個空隙,別人才能把光照進你的心里。
當你卸下盔甲,這個世界會對你溫柔起來。
詩人約翰·多恩說:
一個人一定會受身邊的人影響,也一定會影響身邊的人。
別人怎么對你,大多是由你自己的行為方式決定的。
一個人只有先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才能潛移默化地改變別人對你的態度。
想要別人坦誠相待,擁有無嫌隙的關系,自己得守得住原則;
想要被人以禮相待,擁有無埋怨的關系,自己得握得住尺度;
想要得人溫柔相待,擁有無間隔的關系,自己要學得會低頭。
余生,愿你既能與人為善,也能護己周全;
既能助人為樂,也能仗義執言;
既像一個勇士披荊斬棘,又能有人為你遮風擋雨。
作者|瀟瑤,以書為伴,以文會友,愿文字把最美的時光留下。
圖片|視覺中國